0引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常导致血液流变性障碍、微循环障碍和代谢紊乱[1],引起组织水肿、缺血和缺氧,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随着DM病程的延长,这些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也都增加,它们常相互并存。临床研究发现DR不同时期与DN、冠心病有线性强相关。有确切数据表明几乎所有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n 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有蛋白尿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当DR进展时,肾病也加速发展[1]。
1 DM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 DM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Brownlee提出DM并发症的氧化应激统一机制学说,认为经典的多元醇途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途径、蛋白激酶C(PKC)途径和己糖胺途径均是高糖环境下线粒体呼吸链中氧自由基生成过多的结果[2]。高糖情况下,由于抗氧化酶表达受到抑制,糖化氧化反应增加,线粒体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分子(ROS),造成DNA链断裂,从而过多地激活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ARP),抑制糖酵解的关键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活性,最终激活多元醇通路、增加细胞内AGE形成、激活PKC和随后的NFκB,连续激活己糖胺通路,引起细胞功能紊乱[2]。 激活的这些激酶和转录因子可刺激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如血管生成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等[3],使粘附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及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等)基因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巨噬细胞迁移,刺激内皮素形成,增加W型胶原、蛋白聚糖及纤维合成,导致细胞外基质扩张、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淤滞,甚至微血管闭塞,引起各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4]。胰岛素抵抗通过增加游离脂肪酸(FFA)和氧化反应,引起大血管内皮细胞内的线粒体过度产生ROS[3],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2 DR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DM长病程是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5]。病程与DR呈明显正相关,病程越长,DR的患病率越高。叶秀荣等[6]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生DR为39.2%,病程10a之内的发病率为32.5%,病程20a之内的发病率为57.0%,病程30a的发病率为61.5%。临床上散瞳眼底检查所见进行DR分型,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仅有微动脉瘤,重度NPDR视网膜内大量出血灶、静脉串珠样改变或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而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当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时则发展为PDR。历时20a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nited kingdom rrospectivediabetes study, UKPDS)研究认为:微血管瘤是DR的重要病理损伤,微血管瘤的存在和数量对预测未来视网膜病变进展有重要的价值。微血管瘤对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有预测作用[7]。视网膜微循环异常是DR发生的基础。早期的病理改变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丧失,毛细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代偿;继之血管内皮损伤、渗透压增加,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微血管血栓的形成引起广泛的视网膜缺血,诱发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化瘢痕形成[8]。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