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 治疗的22眼中19眼(86%)视力明显提高,3眼(14%)视力不变,治疗前平均视力0.1±0.06,治疗后1,3mo平均视力分别为0.25±0.12、0.28±0.13,与治疗前视力相比P<0.01。
2.2黄斑中心凹厚度 黄斑中心凹厚度(OCT)治疗前平均厚度(519.0±137.5)μm,治疗后1,3mo平均厚度分别为(256.4±68.3)μm、(239.4±52.2)μm,与治疗前黄斑厚度对比P<0.01。
2.3黄斑中心凹阈值黄斑中心凹阈值(dB)治疗前(18.8±4.2)dB,治疗后1,3mo分别为(24.0±6.0)dB、(24.6±5.2)dB与治疗前相比P<0.01。
2.4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黄斑水肿明显减轻。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渗漏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黄斑渗漏消失。
2.5并发症 本组22例患者随访期间有6例(27%)患者于注射1wk后逐渐眼压升高>21mmHg,经过局部点降眼压药物得到控制,未发现青光眼改变。5例(23%)患者于注射后3mo视力下降,出现黄斑水肿复发再次玻璃体腔注药,黄斑水肿控制。1例(5%)患者前房大量TA样颗粒沉积于晶状体前囊,虹膜表面,临床观察1wk后逐渐吸收,所有患者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
3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时,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压力升高。同时静脉淤滞出现毛细血管闭塞导致视网膜组织无灌注和缺血,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释放,VEGF 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1]。血管内压力升高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是BRVO 引起黄斑水肿的主要原因[2,3]。TA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稳定血管内皮屏障,并且可以下调VEGF 的表达,成为治疗黄斑水肿的药物[4]。近年来将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水肿,显示出良好的的临床效果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组BRVO患者玻璃体腔注射TA后视力有明显提高,从注射前平均0.10±0.06提高到注射后1,3mo的0.25±0.12、0.28±0.13,黄斑厚度也从治疗前的平均厚度(519.0±137.5)μm,到治疗后1,3mo平均厚度(256.4±68.3)μm、(239.4±52.2)μm,黄斑中心凹阈值治疗前(18.8±4.2)dB,治疗后1,3mo的(24.0±6.0)dB、(24.6±5.2)dB,所有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并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明黄斑区渗漏明显减轻,显示该种治疗方法对黄斑水肿短期良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TA玻璃体腔注射剂量为40g/L。Beer等[5]研究显示对于玻璃体腔内注射4mg TA在未行玻璃体切割的药物清除半衰期为18.6d,做玻璃体切割患者药物清除半衰期为3.6d,因此随着药物在玻璃体腔内逐渐消失一些患者由于原发病的存在,出现黄斑水肿复发,本组有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于注药后3mo出现黄斑水肿复发而再次注药,再次注药后黄斑水肿消退[6],因此我们在使用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同时还要注意对眼底原发病的治疗。
由于眼内小梁网组织存在激素受体,TA是一种人工合成激素,与小梁网激素受体结合后可引起房水流出阻力增高,出现高眼压甚至导致青光眼损害,国外报道玻璃体腔注射TA后约20%~40%患者会出现眼压升高[7,8],本组有6例患者于注药后1wk逐渐出现高眼压但均可通过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控制,与国外文献报道接近。在观察期内有1例患者于玻璃体腔TA注射后第2d晶状体前囊、虹膜表面、前房内可见大量TA样白色颗粒,坐位时前房内出现积脓样液面,无眼睫状体压痛,无结膜充血,无明显视力下降,无眼压升高,观察1wk后完全吸收,我们考虑为TA通过房水循环经晶状体悬韧带间隙到前房沉积在虹膜及晶状体前囊,应注意与眼内炎前房积脓鉴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