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与中药辨证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9例。结果 中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总有效率94.8%。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一难治眼病,西医认为该病导致视神经缺血、缺氧,是不可逆损害,中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中药治疗 疗效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难治的眼病之一,笔者从1998年6月~2004年6月运用中药香丹注射液和辨证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39眼,其中双眼发病率7例。男19例,23眼,女13例,16眼;年龄最小43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最短1d,最长12个月,平均5.8个月。眼部情况:视力:光感~0.08,9眼;0.1~0.3,12眼;0.4~0.6,10眼;0.7~0.8,8眼。裂隙灯检查排除白内障、青光眼,眼压正常,头部CT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视野检查有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束状缺损2眼,扇形缺损21眼和半侧性缺损12眼,其中4眼视力差无法查视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眼,后部4眼。
1.2 诊断依据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1993年出版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中所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为前部和后部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由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和神经乳头供血不足所致和视乳头急性缺氧而水肿,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视盘轻度水肿,视盘周围可见少许出血,动脉细,视乳头水肿消退后,视乳头的颜色在某一象限或上下半部变浅或苍白,甚至全部苍白。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为筛板后至视交叉间的视神经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因缺血导致该段神经损害,表现为发病急,突然视力下降,但早期眼底视乳头正常,一般在发病后4~6周常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AION与PION的视野缺损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视野缺损的特点是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视野缺损,象限偏盲,水平或垂直偏盲。AION的眼底荧光造影(FFA)早期可见视乳头区域性低荧光或充盈迟缓,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或迟缓,造影后期病变区荧光素渗漏。
1.3 治疗方法 均以生理盐水500ml加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者对症治疗,所有病例均不用激素及西药血管扩张剂。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可分为4型:(1)气滞血瘀:视力下降伴有烦躁易怒或抑郁不舒、头晕目胀,口苦,口渴,胁痛,弦多由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玄府闭塞所致。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川芎、葛根、郁金;若火盛加金银花、蒲公英;肢冷便溏加附子、干姜。(2)肝阳上亢:伴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腰膝疲软,脉弦细,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不荣,阴不制阳,阳元络阻所致,治以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方选明目地黄汤加充蔚子、鸡血藤、夏枯草。(3)脾虚不荣:若兼纳呆神疲,胸腹胀满,肠鸣腹泻,舌淡,脉细,多由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失源,目络不荣所致,治以补气健脾、养血通络,方选八珍汤加减。若气虚下陷,言语气短,动则气坠,面白形寒,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健脾补阳、通脉活络,方选补中益气汤加丹参、川芎。(4)肾虚络滞:若兼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健忘,阳萎遗精,舌淡,脉沉细,多由肾精不足,精不化气,气虚运行迟滞,郁于脉络,治以补益肝肾、舒通脉络,方选加减驻景汤加减,加丹参、川芎、葛根。
1.4 治疗标准 治愈:视力恢复正常,视野缺损消失,并恢复正常。显效:视力提高4行或4级(0.1以下者为光感,手动、指数/50cm,0.02、0.04、0.06、0.08每1次为1级),视野由无法测试变为束状或扇形视野缺损,半侧视野缺损变为束状视野缺损。有效:视力提高2行或2级以上,视野由无法测试变为半侧视野缺损,半侧视野缺损变为扇形视野缺损或 由扇形视野缺损变为束状视野缺损。无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中均以生理盐水500ml加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需要再静脉点滴时休息3d,一般为1~3个疗程。服中药2个月为1个疗程,多数服用1~3个疗程,平均4.1个月。痊愈者4眼,显效者18眼,有效者15眼,无效者2眼,总有效率94.8%。32例患者有29例跟踪随访2年,病情稳定。视力与视野治疗前后变化见表1和表2。
表1 治疗前后39眼视力分布和变化情况 (略)
表2 治疗前后39眼视野分布及变化情况 (略)
3 讨论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视乳头缺血、缺氧引起视神经纤维不可逆病变,故预后一般较差,这些年来,笔者采用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患者视力和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说明本病并非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早期诊 断和治疗是必要的。中成药香丹是中药丹参和降香 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行气活血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丹注射液有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外围阻力,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抗缺氧,促进细胞代谢改善循环障碍等作用,在体内分布广且快,代谢快,不易产生蓄积等特点。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初期应用激素是必要和有效措施,然而该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且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疾病,应用激素可出现毒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针对病症根本,标本兼治,使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患者全身情况得到改善,说明中药治疗本病确实有较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