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四川省整合防盲资源开展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探讨

http://www.cnophol.com 2009-6-19 10:36:07 中华眼科在线

  2结果

  2.1联合开展手术后的手术效率显著提高

  联合开展手术前,省残联组织的医疗队每年完成的手术量是1497例,每个手术日完成的手术平均约9台,省防盲办组织的手术队每年的手术量约768台,每个手术日完成的手术平均约10台,联合开展手术后,每年完成的手术量是3393例,每个手术日完成的手术平均约25台,单日一人完成手术最高达到31台(表2)。表2  残联、防盲办单独开展与合作开展项目的效率比较人次(略)

  2.2联合开展手术的质量有显著改善

  单独开展手术前,省残联组派的医疗队是从各地选派,人员流动性较大,手术经验欠丰富,设备简易,多采用经角巩膜切口,术后散光明显,人工晶状体度数主要靠手术医生估算,人工晶状体植入率约60%,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较差。联合开展手术后,由省防盲办选派有经验的医生组成医疗队,手术设备先进,手术耗材准备齐全,质量有保证,人员相对固定,技术娴熟,多采用经巩膜隧道切口或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率高,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快较好,脱残及脱盲率均较高,患者较快就能恢复劳动能力,对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都有显著效益(表3)。

  3讨论

  白内障是目前我国居于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四川省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地域广阔,卫生及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仍然有许多的白内障患者由于经济条件或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及时有效手术,白内障的防治任务艰巨[3]。近年来,各级政府组织及卫生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及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工作,各种慈善组织、各地残联及卫生部门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在开展大规模白内障的复明工作,获得了较大地成绩[4,5],但是由于受到各自目前条件限制,手术质量或数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6]。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更多的白内障手术,使有效的防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省防盲工作面临重要课题。

  影响白内障防盲手术质量和数量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医师的技术、手术设施及耗材、项目组织管理力度及经费[7]。在对各自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四川省防盲办与四川省残联进行有效合作,可以稳定的获得充足的经费、有完善的残疾人调查组织渠道和网络等优势,结合省防盲办拥有先进的医疗手术设备,高超娴熟的白内障手术技术等优势,强强联合,寻求到了一种高质高效的进行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途径,产生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全国其它省市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家良.我国白内障盲的防治任重道远.中华眼科杂志 2003;39(5):257259

  2杨绍伟,曲超,樊映川,等.有效运行防盲手术车经验探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3(2):7374

  3张晓七,樊映川,雷春涛,等.四川省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查及分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2(4):4041

  4张晓七,雷春涛,吴铮铮,等. 四川省CBM/爱德基金会防盲项目实施成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5;5(4):818821

  5许长生.基层医院与白内障防盲手术车的协作体会.国际眼科杂志 2007;7(3):874875

  6何守志.重视防治并发症,提高白内障手术质量.中华眼科杂志 2000;36(5):325326

  7赵家良.扎实高效地做好防盲治盲工作.中华眼科杂志 1999;35(5):329335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白内障,防盲,白内障手术,效率)的信息
      热门图文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