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3348眼的超声生物测量与分析
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5期第19卷 临床报道
作者:汤萍 潘永称
单位:200093上海市杨浦区安图医院(汤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潘永称)
关键词:屈光;青少年;超声生物测量
屈光状态是由眼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的不同组合决定的,因此对眼球各屈光成分进行超声生物测量,是屈光研究工作中非常有价值的手段。我们自1992年以来,对来诊的屈光不正患者以及部分正视眼进行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的超声生物测量。选择8~25a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记录完整的1724例(3348眼)的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正视眼组:裸眼视力≥1.0,共286例,(556眼),其中男118例(226眼),女168例(330眼);屈光不正组:1438例(2792眼),其中近视眼1057例(2056眼),远视眼381例(736眼)。所有受检者均排除眼部手术史以及其他眼疾。
1.2 方法 14a以下者用10g . L-1阿托品眼药水连续扩瞳3d,14~25a者用20g. L-1后马托品眼液或双星明眼液扩瞳3~4次(15min1次),在睫状肌麻痹的情况下检影,以此分屈光类型,并用NIDEKUS~2000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
屈光分类标准[1]:正视眼0~0.75DS,近视眼≥-0.25DS,远视眼≥+0.75DS,≥+1.00散光者不列入统计。
2 结果
2.1 屈光状态分布,见图1。正视眼在8a组比例较小,14a以上各组比例相似。远视眼在8a组占很大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近视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20a组占比例较大。
2.2 正视眼屈光结构的超声生物测量,见表1。正视眼的眼轴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14a后基本保持稳定。晶体厚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从8a时3.59mm到14a的3.51mm,14a以后变化极不明显。
2.3 近视眼屈光结构的超声生物测量 近视屈光度越高的眼轴长度越大(r=0.9811,P〈0.001),见表2。晶状体厚度随着近视度增加逐渐增厚(r="0.8871,"P〈0.01)。与前房深度之间未见相关(r="0.2475,"P〈0.2)。经计算眼轴平均增长1mm,近视度增加1.92D。
2.4 远视眼屈光结构的超声生物测量。远视屈光度越高眼轴长度越小(r=-0.9909,P〈0.0001),见表3。经计算眼轴长度平均小1mm,远视度增加3.22DS。远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及前房深度之间均无明显相关。(r分别为-0.1025,0.3505,P均>0.5)。
3 讨论
Sato等[2]研究表明,13a眼轴达成人水平。本组资料中14a组正视眼眼轴长度平均为23.09±0.45mm,与国内汪芳润[3]测得23.31mm接近。8a组眼轴长度平均为20.97±0.36mm,8~14a平均每年眼轴增长0.22mm,以后仍有微弱增长趋势,与Sorsby的结果相同。本组资料不支持“人眼球8a时已发育成熟”的观点[4,5]。本组中晶体厚度在14a以前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的趋势(3.59~3.51mm),证实了晶状体的变化抵消了因眼轴增长而产生的近视,在保持人眼正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
众多研究表明,轴性近/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表现为眼轴前后径的异常。本文结果与这一观点相符,近视抑或远视均与眼轴长度呈明显线性相关,近视r=0.9811,P〈0.001,远视r="0.9909,"P〈0.001。根据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光学公式计算,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加深-2.50D,眼轴每缩短1mm,可产生+2.97D的远视。本组生物测量统计表明,眼轴每改变1mm,近视改变1.92D,远视改变为3.22D,与模型眼计算值略有差异。 眼轴长度作为形成屈光不正眼的主要光学成分有其生物统计学上的分布特点。Michaels[6]认为,大部分屈光不正的光学结构可以在正视眼范围内,本组资料显示>3.00D的屈光不正,其眼轴长度分布范围无重迭,提示屈光不正>3.00D时,眼轴长度改变才成为明显的异常光学成分。本组中≤±3.00D的眼轴长度的分布特点提示了其中部分为关联性屈光不正。
佐藤迩[7]认为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学校近视主要是晶状体持续调节导致晶体屈光力增加所致。但本文结果表明,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测得轻,中度近视眼的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与正视眼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5),提示了学校性近视并没有因调节因素导致晶体厚度增加。因此,在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和发展中,眼轴增长是关键性因素。晶状体厚度有随近视程度加深而增厚的趋势,但对屈光度的影响极其微弱,而高度近视眼中(≥6.25D)的晶状体厚度增加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病理性组织结构的改变有关。
参考文献:
1 Duke E.System of ophethalmology. VolS.ST Louis: Morsby 1970:235-267.
2 Sato T. The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scholl myopia. Amsterdan: Exerpta medica 1993:114-129.
3 汪芳润.青少年近视性质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1985;21(2):114.
4 徐广第.眼屈光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29.
5 Duke E. System of ophthalmology. Vols. Landon :Kimpton 1970:227-232.
6 Michaels DD. Visual optics and refraction. Adinical approach. Third edition. the C.V. Mosby company, ST Louis1 985:318-340.
7 佐藤迩.学校近视ぬちゐ各种调节谈の检讨.日眼会志1980;84(1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