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http://www.cnophol.com 2009-7-13 9:29:51 中华眼科在线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眼科新进展 2000年第1期第20卷 研究原著

  作者:赵长龙 胡光

  单位:赵长龙(安徽省凤台县人民医院眼科 232100);胡光(内科)

  关键词:动态血压;偶测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昼夜节律

  摘 要:目的 研究血压升高和昼夜节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 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对94例血压正常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24h、白天、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夜间收缩、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昼夜节律消失,与眼底改变呈明显正相关(P<0.01),偶测血压与眼底改变无相关性(P>0.05)。

  结论 随着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舒张压持续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动态血压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要较偶测血压为好。

  分类号:R774.1;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41(2000)01-0037-02

  A correlative study on diabetic retinopathy with casual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ZHAO Chang-Long,HU Gu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Fengtai People's Hospital,Fengtai 232100,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blood pressure or circatian rhythm.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hanges of casual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94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 but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50 normal controls were studied.Results The average 24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day time DBP and night time DBP of the NIDDM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s,the percentage of reduction in night 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and DB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in retinopathy(P<0.01).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casual blood pressure and the fundus changes(P>0.05).Conclusion The disappearance of circadian var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and the increase in night time BP may induce diabetic retinopatly.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has better correlation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than casual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casual blood pressure;diabetic retinopathy;circadian rhythm▲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中老年人后天常见致盲性眼病。DR往往在其有效治疗阶段缺少症状,因此早期发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是诱发和加重DR的危险因素之一[1]。本研究应用动态血压检测的方法(ABPM),对9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观察,并与偶测血压(CBP)相比较,探讨ABPM水平及昼夜节律状况与早期DR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人组:94例,男36例,女58例,平均年龄56.9a±8.2(32~72)a;病程7.2a±4.5(2~29)a,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12.9mmol·L-1±4.5mmol·L-1,均由我院内科确诊,按1985年WHO标准[2]诊断。无严重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血压正常。根据眼底检查分为(1)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人组(non-DR,DNR)34例;(2)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56例;(3)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4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1.5a±6.8a(28~69)a;均为无糖尿病,心、肝、肾病变,血压、血脂正常的健康者。

  1.2 方法

  1.2.1 CBP测量 上午8:00~9:00,患者坐位休息5min,采用标准汞柱台式血压计,充气后0.226kPa·s-1速度放气,KorotkoffⅠ、Ⅴ时压力读数为收缩压及舒张压。连续测量2次右肱动脉血压,每次间隔30s,取其平均值为CBP值。

  1.2.2 ABPM Accutracker DX动态血压计录仪(美国Suntech公司),白天(6:00~22:00)每隔20min;夜间(22:00~6:00)每隔30min自动测试1次。袖带宽度22cm×12cm,缚于受试者左上臂。袖带充气压在5.3~29.3kPa之间,放气速度为0.266kPa·s-1,记录时间不少于24h,24h有效数据>80%为合格,<80%则隔日重测。测量时均在上午8:00~9:00进行。测量数据包括24h、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昼夜血压差值)=(白天血压-夜间血压)×100÷白天血压。≥10%为血压节律正常,<10%为节律消失。

  1.2.3 眼底检查 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专人负责,经充分散瞳后检查眼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别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

  2 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各血压参数间的关系见表1。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NIDDM组患者DBP包括(24h、白天、夜间舒张血压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夜间SBP、DBP下降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其中27例(28.7%)夜间血压反而升高。进一步经两两比较,各组间P<0.01,说明舒张压随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DR组比BDR、NDR组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ABPM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资料显示其在反映人体血压的真实水平明显优于CBP[3],具有重复性好,受环境及心理因素影响小的优点[4],而且其反映的血压水平、昼夜节律状况与靶器官损害程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我们应用ABPM技术对NIDDM患者进行检测,发现其24h、白昼及夜间舒张压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夜间SBP、DBP下降的百分率明显降低,昼夜节律消失,与眼底改变呈明显相关性(P<0.01)。CBP与NIDDM患者的眼底改变无相关性(P>0.05)。正常人血压昼夜有明显节律,夜间血压较白天下降10%以上,这主要与白天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糖尿病患者这种交感—迷走神经的昼夜活动规律被打乱,使血压昼夜节律紊乱[5]。

  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自主神经病变、DR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4]。本组资料显示,NDR组的24h、白天、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DR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就有血压及昼夜节律的改变,有助于判断DR高危险性存在。Chase等发现舒张压的升高既使在正常范围内也增加DR发生的危险性[1],同本研究结果相一致。PDR组比NDR、BDR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进一步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病例少有关。PDR组病程明显长于NDR、BDR组,提示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血压节律紊乱的持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其机理尚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当今尚无有效手段预防DR的发生,也无彻底治愈它的方法,但通过早期发现,认真随访和及时的治疗,减少糖尿病性盲是完全可能的。ABPM监测更能说明NIDDM患者的实际血压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的规律,有利于DR的早期发现。阐明DR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预测DR的发生、发展。从治疗观点看,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及早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要早期发现和及时消除舒张压升高,注意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才能更好地减少DR的发生、发展,降低致盲率。

  作者简介:赵长龙,男,1958年10月出生,安徽凤台人,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93年起为安徽省凤台县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 研工作20年。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角膜病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奖1项,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杂志上 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联系电话:0554-8612078(办)

  参考文献:

  [1]袁 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其早期检测[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7;21(4)∶222.

  [2]WHO Study Group.Diabetes mellitus[R].Teachnical Report series 727.Geneva 1985∶77.

  [3]Pickering TG.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Clin Cardiol 1991;14∶557.

  [4]李春霖.动态血压监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1)∶1.

  [5]Menjinger G,Gambardella S,Spallone V.The relationship of antonomic neuropathy to other diabetic complication[J].Diabetic Med 1993;10(suppl 2)∶74.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动态血压,偶测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昼夜节律)的信息
      热门图文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明眸光彩由SPA"眼"义

    眼部瑜伽除掉细纹黑眼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