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毒性氨基酸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具有正常条件下对神经元的强烈兴奋作用和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双重作用。青光眼患者和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玻璃体中谷氨酸水平均有增高[18]。采用血管结扎法建立家兔视网膜缺血模型,发现视网膜缺血时大量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释放入细胞外液,提示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介导视网膜的缺血损伤,及时应用有效的谷氨酸抑制剂或NMDA受体拮抗剂将有助于减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害[19,20]。Memantine是一种NMDA受体拮抗剂,在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中,Memantine (5mg/kg) 能增加RGCs的存活(为对照组1.7倍);而在慢性高眼压模型中,Memantine能减少RGCs的丢失(治疗组丢失率为12%,对照组为37%),且持续运用10d后能阻止RGCs进一步的丢失[21]。Memantine也是唯一已运用于临床的能长期安全运用的非竞争型NMDA抗体拮抗剂,有望用于青光眼等慢性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大麻提取物(cannabinoids)也有神经保护作用。有证据显示[DELTA]9THC等大麻提取物能通过与突触前受体CB1结合增加K+和减少Ca2+通道的通透性来阻止谷氨酸的释放,用cannabinoids HU211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发现其对损伤造成的代谢和电生理紊乱有一定效果。而人工合成的cannabinoid HU211能阻断NMDA 受体[22]。
2.4钙离子拮抗剂 钙通道阻滞剂能与细胞膜钙通道结合,减少钙离子内流,扩张血管,起到视神经保护作用。Masaaki等[23]将Ca2+阻滞剂iganidipine注射到大鼠眼玻璃体内,并同时注射能导致大鼠的视网膜变薄的毒性物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当iganidipine浓度达到10mmol/L或更高时,视神经节细胞的存活数量较原来单独注射KA时大量增加。NS7【4(4fluorophenyl)2methyl6(5piperidinopentyloxy)pyrimidi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新型的Na(+)/Ca(2+)通道阻滞剂,当剂量为0.1 mg/kg或0.3mg/kg时可以显著改善视网膜缺血后b波振幅[24]。Ca2+阻滞剂对正常眼压型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的慢性临床过程有改善作用,通过对16例血管易痉挛的NTG患者给予尼莫地平30mg口服,发现用药后90min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速度较用药前明显增加,故认为尼莫地平对NTG患者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25],其机制可能是直接的神经保护或通过血管扩张起作用。
2.5 NO合成酶抑制剂
NO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重塑等,但在某些情况下,一定浓度的NO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包括能导致RGCs在内的多种细胞死亡[26]。NO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及蛋白激酶而影响细胞代谢过程;NO刺激RGCs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并与之形成一种很强的自由基OONO,其是 RGCs凋亡的诱导剂;NO还可引起细胞核酸亚硝酰化导致细胞损伤;NO可与某些铁原子结合,抑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关键酶的活性。有3种酶参与NO的合成: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1 (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1) ,巨噬细胞诱导的NO合酶2 (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内皮源性NO合酶3 (tric oxide synthase3,NOS3)。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NO[27]。在烧灼巩膜静脉法诱导大鼠青光眼模型的视网膜中测得NO水平增高,视乳头处的NOS表达水平也增加。在青光眼患者和慢性眼压升高的大鼠视乳头有NOS2的表达,而在正常眼则未发现[28]。在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中,NOS在视网膜血管和RGCs层内表达都有所增强[29]。在烧灼巩膜静脉法诱导大鼠青光眼模型中,抑制NO的合成能减少RGCs的死亡,而在巩膜上静脉注射高渗盐水诱导的大鼠青光眼模型中,未能观察到这种效果[30]。尽管人青光眼视乳头存在NOS2的表达增加,但目前尚无NOS抑制剂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结论性证据。
2.6神经营养因子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神经营养素4/5及神经营养因子4/5(neurotrophin4/5,NT4/5)等。
2.6.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视网膜BDNF的不充足供应可能与青光眼RGC死亡有关。在实验性高眼压大鼠模型中玻璃体腔注射BDNF能增加RGCs的存活[31]。Martin等[32]用激光光凝小梁网建立大鼠青光眼高眼压模型,分成单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组,AAVgreen 荧光蛋白组和AAVBDNFwoodchuck 肝炎转录调整因子组,4wk后发现神经轴突损失率分别为52.3%±27.1%、52.3%±24.2% 和32.3%±23.0%,与前两组比较AAVBDNF组神经轴突存活率明显提高。在鼠视神经切断前予以脑创伤处理能减少RGCs的死亡,这可能与脑创伤后视网膜中的BDNF水平或BDNF参与免疫介导的作用有关[33]。
2.6.2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
CNTF是调节视网膜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Huang等[34]用重组CNTF和携带CNTF腺病毒来治疗RCS鼠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变性,发现CNTF能拯救变性的感光细胞和明显延迟RGCs退变的作用。杨晓丽等[35]研究发现SD大鼠神经损伤后,其视网膜中CNTF受体有一定程度的表达,提示补充外源性CNTF能改善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2.6.3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脑、脊髓运动神经元和初级感觉神经元均具有营养活性。GDNF可延长体外培养的视杆细胞的存活时间,视网膜下腔注射GDNF可对视网膜变性鼠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产生有效的挽救作用[36]。 Wu等[37]将重组腺病毒转载的rAAVGDNF注射入正常大鼠眼球玻璃体内,1a后检测发现GDNF仍能正常表达,且未观察到任何视网膜畸变,提示rAAVGDNF的长期作用不会导致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病变。
2.7自身保护性免疫
大量研究表明体液免疫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8]。青光眼患者能产生针对视网膜抗原的自身免疫抗体和抗ONH蛋白聚糖的自身抗体[39,40]。蛋白聚糖与视神经和血管的框架构成有关,针对这些分子的免疫反应会削弱筛板处的细胞外基质,促使视神经杯凹陷扩大[41]。在色素遗传性DBA/2J小鼠青光眼模型中,大剂量照射和骨髓移植都能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神经保护有关[42]。Schwartz等[43]用2种有不同抗视神经损伤能力的种系鼠及裸鼠(无T细胞)作为实验组, 野生型淋巴组织中去除CD+CD25+T细胞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抗损伤能力比对照组强许多;鞘磷脂蛋白或视网膜蛋白等自身抗原所致的免疫反应能减缓视神经或视网膜的损伤 ,自然源性CD+CD25+T 细胞能明显增强自身抗原所致的免疫反应的抗视神经病变的能力,且不会引起自身免疫病。用一种短链氨基酸复合物glatiramer acetate(cop1,一种人工合成的聚合体,与自身免疫型T细胞有广泛而微弱的交叉反应)进行免疫能促进T细胞的活化,在动物模型中能减弱谷氨酸毒性作用及加强慢性高眼压情况下对RGCs的保护作用[41]。Bakalash等[44]运用cop1,髓磷脂源性或葡萄膜源性缩氨酸对高IOP大鼠进行免疫接种发现,髓磷脂源性缩氨酸无效,而R16(一种视感细胞内部的类维生素A蛋白)则有效减少了高眼压所致的RGCs丢失;cop1免疫接种能明显地突破特异性屏障,并在不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情况下提供保护作用。Schwartz等[45]用cop1进行免疫接种,接种后也成功地对大鼠的视神经损伤和慢性青光眼起到了视神经保护作用。在切断视神经和谷氨酸毒性作用下通过小剂量放射激活T细胞也能产生保护作用[46]。T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具体机制不详,可能与其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有关,如NT3,4,5,NGF,BDNF等。
2.8抗青光眼药物
一些降眼压药物也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
2.8.1 Betaxolol(贝特舒) Betaxolol能显著减轻缺血对大鼠的RGCs的损害[47]。其对谷氨酸,急性缺血和缺氧等因素造成的RGCs损害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包括阻断RGCs钙通道,提高视网膜内BDNF水平及松弛视网膜血管。
2.8.2嗅莫尼定
嗅莫尼定(brimonidine)是一种高选择性alpha2受体兴奋药,它可以抑制缺血引起的玻璃体内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的升高,并增加视网膜内BDNF的含量[48]。皮下注射brimonidine虽不能降低IOP但能减少RGCs的死亡[49]。局部应用brimonidine对短暂性大鼠视网膜缺血损伤行预处理能减少RGCs的死亡[50]。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阻滞谷氨酸兴奋性毒素作用或直接阻断细胞凋亡通路[51]。
2.8.3尼普洛尔
尼普洛尔,一种非选择性beta受体和选择性alpha1受体拮抗剂。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尼普洛尔能显著增加RGCs的存活率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大、小RGCs的存活率分别增加29.1% 和14.5%[52]。有报道认为这种视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阻断一氧化氮损害途径的基因表达及核因子kappaB的活力有关[53]。
2.8.4盐酸布那唑嗪
盐酸布那唑嗪(bunazosin hydrochloride):一种强有力的选择性alpha1受体拮抗剂。在正常大鼠眼球局部注射盐酸布那唑嗪能减少苯肾上腺素或endothelin1 (ET1)所致的血管收缩[54],还能够改善因注射ET1所致的大鼠视神经乳头血流的损害,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 potentials,VEP)时间的延长,以及RGCs的丢失[55]。盐酸布那唑嗪还能减少谷氨酸导致的视神经细胞死亡,可能与钠离子通道阻滞效应有关[56]。
2.9低氧低温及热量限制
低氧预适应能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对光感受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张跃红等[57]制成小鼠光损伤动物模型,发现通过低氧预适应小鼠组与单纯光照组相比各时间段RGCs损伤均较轻,caspase1阳性表达显著减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明显得到了保护。低体温能通过减少能耗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轻、中度低体温组小鼠视网膜缺血后能恢复葡萄糖利用率的65%和57%,乳酸盐产物为72%和74%[58]。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是一种广谱治疗方法,在神经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中亦能减缓神经元的丢失[59]。Lan等[60]用2脱氧D葡萄糖(2DG)(一种非代谢性葡萄糖衍生物,能产生与热量限制相似的生理和代谢效果的物质)200 mg/kg进行预治疗大鼠7d,再于玻璃体腔注射NMDA建立神经元凋亡模型,发现2DG能使85%的视网膜神经元免于NMDA所致的细胞凋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