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随访11年一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年第2期第15卷 病例报告
作者:周永祚
单位: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眼科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动脉炎,结节性;随访研究;病例报告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74.1
患者男,46岁,因左眼前黑影飘动3天,于1987年11月2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视力:双眼均为0.1,矫正视力右眼0.7,左眼1.2。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尘埃状混浊(),视盘正常,大部分视网膜动脉有长短不一节段状白鞘,尤以下方分支动脉更明显,部分小动脉呈白色线条状。右眼颞上、鼻下方各有一处棉绒斑,右眼上方及左眼鼻下方、颞上方见散在点、片状出血,黄斑未见异常(图1)。在外院行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提示:动脉充盈延迟,视盘下方渗漏,有弱荧斑块,晚期消失,动脉血管较细,但无阻塞。视网膜电图检查:双眼a、b波正常,振荡电位降低。全身检查、胸部X光片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粘蛋白、抗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IgG、IgA、IgM、C3、CH50、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均未见异常。诊断:双眼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给予强的松口服50 mg,每日1次,同时给予扩血管药及维生素。服药2个月后,双眼玻璃体混浊逐渐减轻,视网膜动脉白鞘及棉绒斑逐渐吸收,强的松逐渐减量,1988年3月9日全部停药。1988年12月23日复诊,检查见右眼鼻上支视网膜动脉出现新的白鞘。FFA检查发现:右眼鼻上动脉分支(外有白鞘者)荧光充盈困难,可见血球排列,缓慢鱼贯而行。右眼颞上视网膜血管壁有荧光素染色,其远侧有一片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再用大剂量强的松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反复迁延,视网膜各动脉支轮流出现白鞘。1990年7月左眼鼻下方赤道部可见新生血管。1990年10月1日患者自觉左眼视物遮挡再次来我科就诊。检查:左眼视力1.0,左眼视盘下方片状出血,颞下支动脉全支白鞘、细窄,并可见棉绒斑。黄斑下方视网膜片状乳白色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视野上方5°~15°可见楔形绝对暗点。考虑为视网膜动脉炎症引起左眼颞下分支小动脉急性阻塞,立即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扩血管药、溶栓药局部及全身用药后视野缺损范围稍有缩小。10月4日FFA检查,发现左眼颞下方小动脉充盈良好,未见阻塞的小动脉。1991年6月及1992年6月左眼又先后发生视野缺损,在相对应的视网膜分支小动脉均可见白鞘,呈闭塞状,局部视网膜水肿。从1994年3月起右眼底先后在上方及颞侧赤道部出现血管瘤并逐 渐 增 大到2~3 PD大小,反复少量出血并向玻璃体突起、出血。虽先后行双眼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视网膜血管瘤也曾一度有所萎缩,但后又增大并于1996年6月28日突然大量出血引起玻璃体及视网膜前出血,视力下降至0.02。经先用止血药治疗1个月后又用安妥碘、透明质酸酶肌肉注射半年,黄斑前玻璃体积血成为稠密的玻璃体混浊及机化条,视力不能提高。于1997年1月在外院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剥膜、激光及水气交换术。出院时右眼视力0.6,继续皮质类固醇维持治疗。1998年5月左眼颞上支动脉近端又出现白鞘。经加大皮质类固醇剂量后白鞘逐渐吸收。1998年11月10日复诊,视力:双眼均为0.9,双眼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左眼视盘色淡,双眼眼底广泛散在激光斑点,视网膜动脉普遍较细窄,无白鞘。FFA检查左眼颞上及鼻下可见点状荧光素渗漏。强的松维持在每日20 mg口服,继续门诊随访。
图1 右眼彩色眼底像。颞下及鼻下动脉分支可见节段状白鞘,鼻下动脉分支有一棉绒斑
讨论 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双眼同时发病且随访达11年少见。本病原因不明,有认为属免疫反应性疾病。本例患者眼底表现有如下特征:①视网膜动脉炎累及动脉时有轮流侵及各视网膜动脉分支的现象。如果某一支动脉全部管壁被侵及而形成白线状白鞘,以后就不会再累及,而如果某一支动脉呈节段状管壁侵及,则以后还会再发生节段状管壁被侵及直至全段管壁均被累及为止。②发生急性小动脉闭塞的血管,虽相对应处视野可永久性受损但以后FFA检查仍可恢复血流。慢性闭塞则不能恢复血流,造成缺血区。本病的危险在于某分支动脉急性受累闭塞,导致视野缺损或慢性血供不足,形成缺血区,导致新生血管或血管瘤形成,引起视网膜、玻璃体积血。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对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形成有效,但不能阻止已形成的血管瘤进一步增大和出血,故应及早施行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