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药物治疗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9-9-2 10:34:58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以往的研究[2]表明,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高峰值出现在术后2 h,有95%的眼的眼压高于手术结束时,有40%的眼的眼压大于30 mmHg,需要处理。其眼压升高的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素的刺激、红细胞溶解和炎症性玻璃体混浊物阻塞小梁网有关,手术本身也可能是部分因素之一。术后24 h,大部分患者的眼压已基本恢复正常。如果在术后第1天才开始测量眼压,很有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升高的眼压。因此在手术结束时,保持眼压在较低的水平可以预防青光眼和防止潜在的高眼压对视功能的损伤。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术后,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膨胀气体浓度成正比,与使用全氟丙烷(C3F8)和以前及术中做巩膜环扎相关。糖尿病、无晶状体眼、术中散在光凝和术后眼内纤维形成也是危险因素之一[3]。气体迅速膨胀常发生在术后8 h内,24 h内眼压水平达到最高值。术后第1天眼压高于25 mmHg可达88%。分析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小梁网功能异常、房水流体动力学改变及气体膨胀有关。

  而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发生青光眼的术前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青光眼和外伤[4],术后危险因素为术后第1天眼压超过30 mmHg(含30 mmHg)、无晶状体眼、硅油乳化和虹膜红变。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是48.5%,术后第1周是39.8%,术后第1个月是37.7%~40%,半年以上为12.9%~21%。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常常随手术进行的辅助操作如环扎、硅胶填压、冷凝或眼内光凝等有关[5]。如发生硅油乳化,眼压升高的比例更可高达52.98%。即使在取出硅油后,仍可有15.55%的患者维持高眼压状态,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继续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高眼压时,其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青光眼:恶心、呕吐、眼部疼痛,一般无虹视,眼睑肿胀、眼部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或后弹力层皱纹、前房浅或正常、房角开放或关闭。无晶状体眼可发现6点虹膜周切孔被渗出膜封闭,硅油充满前房,晚期可有硅油乳化、房角黏连或虹膜红变。有时某些体征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反应不易区别,测量眼压是可靠的确诊手段。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眼压计的测量效果。有研究发现[6],气体眼压计低估眼压值的比例是16%~25%,压平眼压计是8%。当眼压高于30 mmHg时,气体眼压计平均低估眼压10.2 mmHg,而压平眼压计则低估眼压0.22 mmHg。

  以往临床实验发现,局部使用多种房水抑制剂可有效防治大部分青光眼[7],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

  在玻璃体切除术后,无论是否联合眼内填充,都有发生术后青光眼的可能。在降低术后高眼压的药物治疗中,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比单独应用疗效更显著。在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时,β阻滞剂的降眼压效果优于α激动剂,可作为治疗术后青光眼的较好选择。

  【参考文献】

  [1] 惠延年主编. 眼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31.

  [2] Desai UR, Alhalel AA, Schiffman RM, et al. Intraocular pressure elevation after simple pars plana vitrectomy[J]. Ophthalmology,1997,104(5):781-786.

  [3] Chen PP, Thompson JT. Risk factor for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the use of intraocular gases in vitreoretinal surgery[J]. Ophthalmic Surg Lasers,1997,28(1):37-42.

  [4] Henderer JD, Budenz DL, Flynn HW Jr, et al.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hypotony following silicone oil retinal tamponade for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J]. Arch Ophthalmol,1999,117(2):189-195.

  [5] Popovi■ Sui■ S, Siki■ J, Pokupec R. Intraocular pressure values following vitrectomy with silicone oil tamponade[J]. Acta Med Croatica,2005,59(2):143-146.

  [6] Lim JI, Blair NP, Higginbotham EJ, et al. Assessment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vitrectomized gas-containing eyes. A clinical and manometric comparison of the Tomo-Pen to the pneymotonometer[J]. Arch Ophthalmol,1990,108(5):684-688.

  [7] Mittra RA, Pollack JS, Dev S, et al. The use of topical aqueous suppressants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 elevation follow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 with long-acting gas tamponade[J]. Ophthalmology,2000,107(3):588-592.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玻璃体切割术,眼压,β阻滞剂,α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的信息
      热门图文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让30岁女人轻松远离“

    一分钟和熊猫眼说拜拜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