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务人员在将来能够干现在一个半人甚至于两个人的工作,他的收入能够达到现在收入的1.2-1.5倍,这样既能够控制费用,又能提高收入。”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就公立医院改革后医护人员的待遇问题表示。
可以说,现在大多数医院的医生也是“多劳多得”。他们通过多看病、多开药、多检查、多收住院病人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前提是,医生要有病人可看。目前的医疗困境在于,患者过度集中于城市的大医院、三甲医院,而小医院、基层医院几乎无病可看。这造成了医疗界贫富差距的悬殊。
一直以来,民众对看病贵问题怨声载道,而广大基层医生又对自己的待遇极为不满。这种鲜明的落差感,显然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众所周知,如今的大医院医生已是超负荷运转,指望通过“干现在一个半人甚至于两个人的工作”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收入,似乎并不现实。相反,在病人稀少的情况下,就算基层医生想通过多劳多得来提高自己收入,也难如所愿。过分强调“多劳多得”,还可能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化。这会引发优秀的医生拼命往好医院、大医院跑,而基层医院将难改“留不住人才”的窘境。
在已确立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如何改革,无疑正在考验各级政府的能力与决心。事实已证明,医疗行业过度企业化、市场化行不通。因此,尽管多劳多得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吃大锅饭”情况出现,但如何防止医疗界的过度贫富分化,抑制多劳多得后可能产生的逐利冲动,同样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加以明确细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