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表现为睑裂区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及变性侵犯角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及美容问题[1]。行翼状胬肉切除术,部分患者术后自诉有眼干燥、异物感和视疲劳等不适症状。为此,作者对翼状胬肉手术前、后泪膜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在本科就诊的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期患者30例(38眼),其中男13例(14眼),女17例(24眼),年龄35~75岁(平均57岁)。翼状胬肉均位于鼻侧,已排除复发性翼状胬肉、静止期和曾有眼部手术、外伤史、睑缘炎等其它已知可影响泪膜功能的眼部疾患。术前泪膜检查:(1)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荧光素试验(FL):在无强对流、光线适中的房间里,用玻璃棒蘸少许荧光素钠溶液点在下穹窿,嘱患者瞬目数次后注视前方,在窄裂隙钴蓝光下观察整个泪膜情况,用秒表记录最后一次瞬目至出现黑斑或黑线的时间,同时记录角膜荧光染色的情况,采用0~12分制记录染色结果;(2)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以泪液滤纸一端反折5mm置于下睑中外1/3交界处穹窿部,测量5min时滤纸的湿长。BUT、FL及S-I试验均用同一暗室,同一裂隙灯显微镜,并由同一医生检查。
1.2 手术方法
用爱尔卡因作眼球表面麻醉后,于翼状胬肉颈部和体部结膜下注射适量2%利多卡因,用尖头刀片沿胬肉头部分离至角膜缘,再将胬肉体部与球结膜及巩膜上组织作钝性分离,剪除胬肉头颈部及体部,结膜伤口不缝合。术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针结膜下注射,泰利必妥眼药水、贝复舒眼药水滴眼,术后前3d每2h滴眼1次,第4天开始每天4次,并加用含激素类眼药水每天3次,之后三种眼药水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和第3个月进行泪膜检查,方法同术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配对t检验。
2 结果
术前术后泪膜检查结果见表1。表1 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略)注: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患者常出现眼部异物感、干涩感等症状。在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上皮水肿、再生延迟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翼状胬肉术后早期泪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UT明显缩短,FL及S-I试验值均明显增高,直至术后3个月泪膜检查的各项指标才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眼表包括角、结膜上皮和泪膜三部分。泪膜覆盖在角、结膜表面,是眼表面的第一保护层。正常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上皮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而眼表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成分又参与泪膜的构成。因此,眼表上皮和泪膜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此外泪液的产生、分布和排出是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均可导致泪膜的异常,引起眼表泪液疾病。翼状胬肉可影响眼表功能,破坏泪膜稳定性,并能导致眼表上皮鳞状化生。Chan等[2]对48例翼状胬肉患者行细胞印迹学检查,结果发现100%翼状胬肉表面发生鳞状上皮化生,表现为细胞扩大、核固缩、核/质比大于1/4,采集标本时获取的细胞数量较少、黏蛋白增加。获取细胞数较少可能是由于上皮细胞凋亡异常,鳞状上皮化生所致,而黏蛋白增多表明杯状细胞密度增加。
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术其泪膜的变化,除疾病本生所致的改变外,还可能与术中使用爱尔卡因眼药水导致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术中对眼表上皮的机械性损伤及术后组织炎症水肿、手术伤口愈合后眼表面不平整影响泪液的均匀分布,术后使用眼药水中防腐剂对眼表上皮的的毒性作用等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引起术后泪膜的异常,或使原有的泪膜异常加重,导致干眼的发生。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发现,部分眼部手术可影响泪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白内障、青光眼手术以及角膜屈光手术等均会引起眼表面泪膜改变,甚至导致干眼发生[3]。
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术会引起术眼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眼部不适或干眼症状。因此在术前、术后使用人工泪液来改善其眼表情况,可减轻术后不适症状。另外,注意术中减少眼表上皮组织的损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合理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等措施,对改善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及早日恢复泪膜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孙秉基,方海州,编. 眼表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7.
2 Chan CM,Liu YP,Tan DT.Ocular surface changes in pterygium.Cornea,2002,21(1):38~42.
3 刘祖国,罗丽辉,张振平.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4~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