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减退;中医药疗法;驻景丸
笔者自1994年~1998年以中药为主治疗20例2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减退,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55只眼,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51岁~84岁。术前视力为眼前手动或数指。45例52只眼行白内障冷冻摘除或现代囊外摘除术;3例3只眼合并继发性青光眼,选作小梁切除加白内障摘除术。48例术后无并发症,术后眼底镜检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术后9天~10天经镜片矫正并检测对数视力:在4.5以上者28例30只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4.5者有20例25只眼,其中≤4.0者9只眼,4.1~4.3者14只眼,4.4~4.5者2只眼。20例25只眼中,合并有青光眼者3例3只眼,合并有陈旧性葡萄膜炎者4例5只眼,6例8只眼伴糖尿病眼底病变,3例4只眼伴高度近视眼底病变,4例5只眼伴黄斑病变。
1.2 辨证分型
(1)肝肾两亏型(15例19只眼):除眼部症候外,兼见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2)脾虚气弱型(3例3只眼):兼有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3)肝热上扰型(2例3只眼):兼见眼胀头眩,口苦咽干,苔薄黄,脉弦。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眼病的辨证特点,结合五轮辨证和眼底望诊[1~3],以驻景丸为基本方(菟丝子、楮实子、枸杞子、茺蔚子、车前子、五味子、木瓜)[4],配伍地黄丸或补中益气丸或石决明散等加减。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2.2 成药及西药治疗
术后以复方丹参片、胰激肽释放酶、安妥碘等辅助治疗。用法:一般术后3天始,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3次/d;胰激肽释放酶(每片含56国际单位)2片,3次/d;安妥碘0.2g,1次/d,肌注。上药可连用7~15天。
3 治疗结果
20例25只眼,经14~31天治疗时间后,显效(以无光感、光感、手动、数指和0.02各级为序,视力提高3级或以上及对数视力提高3级或以上)6只眼;有效(视力提高2级或对数视力2级)13只眼;无效(视力无提高或下降)6只眼。总有效率为76%。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20例25只眼的对数视力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4.137±0.381和4.386±0.365,两组比较,t=5.377,P<0.001。
4 典型病例
某老妇,69岁,双眼昏蒙10余年,两眼不能辨物年余,无眼红痛史。检查:双眼视力手动,外眼(-),双晶体全混,眼后节无法窥入,眼压(-)。入院后行两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术后常规用药。术后检查发现双眼玻璃体混浊,豹纹状眼底,网膜血管变细。有近视弧形斑和Fuchs斑。伴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脉细,舌淡,苔薄白。眼底望诊:后极部可见脉络膜(肾主黑色),脉管变细。
证属肝肾两亏、气血耗损之圆翳内障。五轮辨证为水轮阴虚证,治拟补益肝肾、益精明目。以驻景丸合明目地黄丸加减,去车前子,加青皮、秦皮。于第2只眼术后3天始服上方,并给辅助药物治疗,服药1周后出院。出院时双眼裸视:CF/60~80cm,右眼:+1.5D.S~4.0;左眼:+2.5D.S~4.1,双眼角膜清,前房(-),瞳孔正圆,对光敏,玻璃体混浊稍好转。出院后续服汤剂2周,术后1个月复查视力:右眼:+1.5D.S~4.4;左眼:+2.5D.S~4.6。
5 讨论
笔者应用中药驻景丸加减合地黄丸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方中菟丝子、楮实子、枸杞滋肾阴补肾阳,益精明目;茺蔚子补肝肾、通血脉,养阴明目;车前子利水清热除湿,使补而不滞;
术后应用复方丹参片、胰激肽释放酶、安妥碘等,功能活血祛瘀、去滞生新,可以促进组织内病理沉着物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促进视力功能的恢复。
瞿其超(上海市南汇县光明中医医院201300)
参考文献
1,黄叔仁.试论眼病的辨证论治.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2,2(1):33
2,孙国杰等主编.中医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616
3,邹菊生.眼底望诊.中西医结合眼科,1981,1(2):102
4,成都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