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改良超声扫描方法对提高虹膜睫状体囊肿检出率的影响

http://www.cnophol.com 2009-9-28 10:31:33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刘敬,吴玲玲,朱菲,王欣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2003年10月~2004年8月临床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9例。应用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纵向扫描,发现囊肿后在囊肿最大径线处横向扫描。对2004年9月至今连续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5例。采用改良方法即先对患眼进行360°全周纵向扫描,发现囊肿后,选择囊肿最大径线处进行横向扫描。对两种方法原发性睫状体囊肿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传统监测方法检查的49例中有5例(10.2%)发现有虹膜睫状体囊肿,应用改良方法检查的85例中有30例(35.29%)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经卡方检验,χ2=2.65,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强调进行360°扫描,可以提高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检出率。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虹膜睫状体囊肿;360°扫描;检出率
  
  The effect of modified ultrasound scanning on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iridocyclitic cyst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iridocyclitic cyst with modified UBM scanning.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Glaucoma were classfi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scanning time.χ2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360 degree scanning can increase the prevalence of iridocyclitic cyst in comparision with four direction scanning.Conclusion  360 degree scanning can increase the prevalence of iridocyclitic cyst.

  [Key words]  iridocyclitic cyst;prevalence;360 degree scanning;UBM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超声生物显微镜出现之前,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和房角镜、普通超声检查,除了较大的虹膜睫状体囊肿可以发现外,其他较小的囊肿则常出现漏诊情况。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人们对于囊肿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超声生物显微镜出现后,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我院自2003年4月~2004年8月采用四象限检查法,2004年9月后采用360°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法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检出率有不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2004年8月临床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9例。其中男15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 2004年9月至今连续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9例,其中男44例,女 65例,平均年龄6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7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2例。

  1.2  方法  应用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纵向扫描,发现囊肿后在囊肿最大径线处横向扫描。采用改良方法即先对患眼进行360°全周纵向扫描,发现囊肿后,选择囊肿最大径线处进行横向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应用传统检测方法检查的49例中有5例(10.20%)发现有虹膜睫状体囊肿,其中男1眼,女4眼,平均年龄64.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均为单眼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应用改良方法检查的109例中有30例(27.52%)有虹膜睫状体囊肿。其中男14眼,女16眼,平均年龄67.29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其中2例患双眼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
   
  采用SPSS 11.0进行卡方检验,χ2=2.65,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虹膜睫状体囊肿在以往的眼科检查中通常由于虹膜的遮挡导致漏诊。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出现为我们对虹膜睫状体囊肿的认识及检出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前节囊肿可以在前房的不同部位发生。神经上皮囊肿是最多的类型。囊肿通常位于虹膜睫状体交界处。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薄壁半透明内容物。在囊壁表现为线样高回声而内部表现为无回声区[1](见图1)。
      
  图1  虹膜睫状体囊肿位于虹膜睫状体交界处,囊壁呈线状回声,中央表现无回声区   略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超声生物显微镜表现与虹膜上皮性囊肿相似。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生在虹膜后,而虹膜植入性囊肿多发生在虹膜前表面,同时有眼部外伤或手术史。本组患者没有以上病史,因此可以从病史即可进行鉴别。
   
  超声生物显微镜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检出率有不同。应用360°全周纵向扫描的方法较四个方向扫描检出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扫描探头探查范围较前扩大。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扫描,进行囊肿性质的进一步确定。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睫状突之间形成的假性囊肿环进行鉴别,假性囊肿环表现为囊肿壁粗糙,壁线不连续。通过纵向和横向联合扫描可以鉴别此种混淆现象。
   
  360°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方法提高了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检出率,为我们在临床中对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影响提供了随访条件。同时也为加深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发生机制的认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Flavio A, Marigo, Koji Esaki,et 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terior segment cysts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Ophthalmology,1999,106(11):2131-2135.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虹膜睫状体囊肿,360°扫描,检出率)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