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视觉生物电测定手段不断完善,视觉电生理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视觉电生理方法对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分析研究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30例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点与正常眼的差异介绍一下。
目的是为了探讨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与30例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变化特征。
方法思路: 选用30例(60眼)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30例(60眼),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记录一阶反映的波形与数值,分析其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变化。 结果 30例高度近视眼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平均反应密度、振幅均低于正常组;潜伏期大于正常组、明显延长,1环、2环明显突出。 结论 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振幅均低,潜伏期延长,黄斑中心凹处最明显,说明视网膜损害主要发生在黄斑中心凹处,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对象: 均为高度近视30例(60眼),男18例,女12例,年龄14~30岁,平均22.5岁,矫正视力0.4~0.8,屈光不正度数球镜600~1000DS,柱镜0~300DC.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年龄13~36岁,平均23岁,视力均在1.0,无屈光间质混浊及眼底病变,中心注视。
方法: 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刺激器为高亮度、高刷新的21寸黑白监视器,刺激图形由61个黑白交替的六边形组成,其刺激面积随离心率增加而增大,祯频为60Hz,平均亮度为120cd/m 2 ,刺激范围是30°,放大倍数为10000倍,通频带为5~100Hz,反映采样频率为1021Hz,二次反应间隔时间为0.98ms. 检查者瞳孔散大至7mm,检查距离为5cm,表麻后检查眼置入JET接触镜电极,接触镜内放入甲基纤维素,地电极与参考电极均为Ag—AgCl皮肤电极,地电极置于前额正中皮肤,参考电极置于同侧外眦部皮肤,检查眼注视固视点,记录时间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为47s,记录时减去固视眼球转动、瞬目、接触镜脱落所造成的时间,记录选用一阶反应波形和数值。
统计学处理:对原始波形进行分析,可得到61个局部反应波形图,计算机解析为以中心凹为中心同心排列的五个环反应波,分别为环1、环2、环3、环4、环5.对正常对照组和高度近视观察组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
结果
以固视点为中心测量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P波平均反应密度、潜伏期和振幅。随离心率增加,P波反应密度、振幅均低于正常组,潜伏期大于正常组,环1、环2明显,环3、环4次之。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视眼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度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少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应及早发现、早预防,检测其视网膜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多焦视网膜电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对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一阶反应表达视网膜外层功能,相当于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它能对视网膜的不同区域进行分析 ,正常眼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表明,黄斑中心凹振幅密度最高,随着离心率的增加,各波振幅密度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与感光细胞解剖生理的分布特征一致 。本文30例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显示:P波平均反应密度及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大于正常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特别是环1、环2比环3、环4明显,环5次之,说明高度近视视网膜损伤主要发生在黄斑中心凹处,而本文30例高度近视中心视力越低,多焦视网膜电图中央振幅密度值越低,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客观的检测视网膜后极部30°视功能,反映黄斑的功能状态,近视度越高,眼部的病理变化越明显,它主要表现在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和变薄,色素上皮细胞的减少或消失,结缔组织相对增加、近视弧的发生,检测视网膜功能为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检测30例高度近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表明高度近视黄斑区网膜功能差,黄斑区视信息降低,视网膜功能降低,5个环平均反应密度振幅均低于正常组,潜伏期大于正常组,越接近中心越明显,1、2环明显,3、4环次之,损伤主要在黄斑中心凹处 。
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客观的检测视网膜后极部30°视功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应继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