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翼状胬肉在西北地区的农村因紫外线照射、干燥、风沙刺激发病率更高。光、风沙、尘埃、烟雾等易使干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结膜转向风化作用消失,角膜缘上皮结膜化和新生血管形成,继而纤维母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而形成胬肉[1]。
翼状胬肉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较多,笔者曾先后做过翼状胬肉转位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加球结膜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每种术式各有优点,从治疗效果来看,单纯切除复发率最高,切除加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复发率最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而最具优势。
3.1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角膜缘干细胞受损,种受损包括疾病本身损害和手术源性的损害[2]。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使本来就缺乏干细胞或干细胞功能障碍的角膜缘形成更大范围的干细胞缺乏和上皮缺损,这些损伤在术后不能得到及时修复,也可能是术后复发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纯切除后留下约3~4 mm巩膜暴露区,手术刺激可使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促使翼肉组织残留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是导致纤维血管组织形成,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3]。
3.2 翼状胬肉切除加球结膜移植术 B组复发率低于A组,说明移植球结膜具有遏制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表面生长,防止胬肉复发作用。自体球结膜移植,结膜瓣覆盖巩膜裸露区,可防止纤维组织生长[4],重建眼表生理环境,使角膜缘干细胞有机会复苏,手术遗留的创面由周围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快速增生修复,重新形成角膜屏障,可使因创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减轻,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翼状胬肉发生前的平衡状态从而阻止胬肉复发[5]。但球结膜移植只能起屏障作用,没有补充角膜缘干细胞,缺乏角膜上皮修复作用的干细胞。再加手术刺激或手术操作不当,植片过小,缝线脱落,也可导致复发,所以复发率仍较高。因此在固定植片时一定要上皮面向上,必要时做缝线标记,对合整齐,紧密缝合,植片足够大,完全覆盖巩膜创面术毕将植片下的血液压出,使之紧贴巩膜上,加压包扎,更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3.3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干细胞具有极大的增生潜力,角膜缘干细胞是维系角膜上皮完整性的后备力量,角膜上皮的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修复完全依赖于角膜干细胞的增生和分化[6]。其主要分布于上、下角膜缘[7],而鼻侧、颞侧干细胞分布较少,因此翼状胬肉好发于角膜的鼻侧、颞侧。因上方有丰富的结膜,同时上睑遮盖为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提供了良好的解剖部位,因此大部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取自上方部位。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抑制胬肉复发源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屏障学说[8]。角膜干细胞可促进角膜上皮增生,抑制结膜组织和新生血管长入,同时可使已经形成的角膜血管退化萎缩。它在维持角膜上皮完整,角膜创伤愈合,维持角膜透明性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补充角膜缘干细胞量,通过供体干细胞增生、分化、移行来修复受损角膜表面,阻止新生血管侵入,此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同样起屏障作用,术后不易产生瘢痕,因此本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通过对三种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翼状胬肉切除加球结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能降低复发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具有角膜创面愈合快,术后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等优点,更适应于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 闫就,寇兴斌,曹诗红.改良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初步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6):704.
2 付志勇,王艳玲,洪慧.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2):963-964.
3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10):116-121.
4 王敏华.胬肉的治疗方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2):891-893.
5 张振坡,宋国奇.逆行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8(1):62-63.
6 潘自强.角膜缘干细胞和角膜缘缺陷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6,20(4):2093-2094.
7 侯光辉,徐锦堂,张洁超,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报告.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69-70.
8 王伟娟,赫天耕,史秀茹.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羊膜移植与常规术式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的比较.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1):881-883.
作者单位:甘肃成县,成县人民医院眼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