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72例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9-10-28 11:26:24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李敏,谭金海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1;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关键词】  青光眼

    2003~2007年我科收治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72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眼球钝挫伤青光眼患者72例,均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状态、裂隙灯、眼底镜、眼压、房角镜、B超等。依据眼压升高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3组: ①前房积血引起者41例;②房角后退引起者19例;③晶状体解剖位置异常引起者12例。患者年龄4~72岁,男51例,女21例。致伤原因主要有:拳击伤,鞭炮炸伤,塑料子弹击伤,交通事故等。

    1.2  治疗方法

    各组均采用常规降眼压及保护视神经药物治疗。对第①组还给予双眼包扎、半卧位、止血和促进血吸收等治疗。其中27例经保守治疗后前房积血完全吸收,无再出血,眼压恢复正常,14例药物治疗5d后眼压仍高于30mmHg(1mmHg=0.1333kPa)且前房积血不能吸收者行前房穿刺冲洗,术后11例眼压控制,3例仍反复出血,眼压升高,B超示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恢复正常。第②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眼压控制,8例眼压控制不理想者选择滤过性手术或Ahmed引流阀植入。第③组晶状体半脱位8例,4例视力影响不大,采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良好,1例行小梁切除术,3例视力影响大,行ECCE+IOL,4例晶状体全脱位行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2  结  果

    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见表1,3组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 患者入院时眼压29.1~53.3mmHg,出院时眼压10.3~26.7mmHg,末次复诊眼压正常者64例(占88.9﹪)。表1  3组治疗视力变化情况

    3  讨  论

    眼球钝挫伤伴发的眼压升高可在损伤后立即发生,也可迟至数月、数年才表现出来,眼压升高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持续的,其原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前房积血、房角后退、晶状体解剖位置异常。本组病例中前房积血占56.9%。眼压升高与出血量有关,出血超过前房1/2者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最常见的原因是红细胞等血液成分机械性阻塞小梁网。其继发青光眼的处理主要是通过限制活动减少再出血,药物治疗促进血吸收和降眼压,一般都能较快控制眼压,前房积血也完全吸收。

    钝挫伤常可致房角后退,伤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原因是小梁组织水肿,炎症介质释放和组织细胞碎片阻塞等,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通常房角后退性青光眼较难用药物控制,选择滤过性手术治疗,常需加用抗代谢药。

    晶状体向前脱位,推挤虹膜,引起虹膜周边部前贴于角膜内皮,闭塞房角。晶状体向后脱位于玻璃体腔可引起玻璃体疝而阻塞房角致继发性青光眼。

    总之,钝挫伤所继发的青光眼往往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应注意分析观察,抓住主要的病因,施行治疗时有所侧重,但又要全面及最大限度的保护视功能。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青光眼,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