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穗联 张爱 韩晓辉 史建靖 周云新 施明光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 325027
目的:探讨调节发生机理以及使用MRI测定调节发生时相关屈光因素变化及各因素相互关系和评估调节理论的可靠性。
方法:采用MRI获得眼球调节放松时和调节紧张时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横径和玻璃体腔径图片,同时选取最佳横断面图片经corldraw 9.0软件处理,作调节紧张前后时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横径、玻璃体腔径和眼轴的测量,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分析。
结果:调节放松时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横径、玻璃体腔径和眼轴(mm)分别为2.73士0.12,4.00士0.12,9.68士0.17,15.88士0.84,22.58士0.78;调节紧张时(近点1.0视标)分别为2.38士0.11,4.34士0.17,9.22士0.20,15.81士0.78,22.53士0.65。调节放松时和调节紧张时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横径比较,t=2.241,P<0.01,t=1.574,P<0.01,t=2.015,P<0.01,差异有显著性,其余P>0.05,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调节发生时前房深度变浅、晶状体厚度变厚,晶状体横径缩短,玻璃体腔径、眼轴均无明显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