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非 李斌 丁咨允 王海龙 陈思华 王欢
北京好好眼科 100000
目的:初步比较不同的角膜瓣制作方法(普通的显微角膜板层刀和飞秒激光)对LASIK手手术视力预后的差异,探讨不同的制瓣方法是否对手术方案设计产生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完成的的200眼LASIK手术。按照制作角膜瓣的方法分为飞秒激光FS-IK组(Intralase)和普通显微角膜板层刀MK-IK组(Moria2 110刀头),准分子激光机采用Visx S4。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为便于突出分析不同制瓣方法的LASIK术后效果,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均采用基本的常规手术方式,未应用波阵面像差引导的切削模式。总结术后1天和7天的视力提高幅度和手术医生的手术方案修正参数,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各为100眼。中低度近视中术后1天两组视力增幅无差异,术后第7天FS-IK组视力增幅更大(P<0.01);高度近视中术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比较术后剩余球镜和散光,在中低度近视在MK-IK组的剩余球镜度数比较少(P<0.05);剩余散光度无明显差异;高度近视组,剩余球镜和散光均无显著差异;此外,中低度近视两种手术方式的修正参数均无差异;而对于高度近视FS-IK组需要更大的球镜修正参数(P<0.01)。
结论:两种制瓣方式的LASIK都可准确地提高视力。初步显示飞秒在中低度近视矫正更显优势;飞秒制瓣做LASIK对高度近视需要增加修正程度。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分析不同方式手术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