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雷
Boxing wound caused pterygium pate avulsion from cornea in 1 case
摘要: 翼状胬肉头颈部与角膜浅层黏连较紧密,手术剖切分离较困难。现报告1例钝性外力致胬肉头颈部完全松解崩脱的治疗,现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翼状胬肉;外伤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当胬肉头部侵及角膜中央瞳孔光学区时需手术治疗,因头颈部与角膜浅层黏连较紧密,术中需锋利刀片剖切分离。现就1例外伤致胬肉头颈部撕脱的治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右眼拳击伤4小时、视物模糊伴流血。既往史:右眼鼻侧长“翼子”3~4年。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右眼睑轻度肿胀痉挛。裂隙灯下见:右眼角膜中央尚透明,鼻侧见胬肉头颈部完全撕脱,暴露角膜创面约4mm×3mm,上皮缺损、表面凹凸不平、灰白色细颗粒组织附着,眼球右转时巩膜暴露约2mm,胬肉断端轻度收缩内卷,前房、瞳孔、晶体无异常,小瞳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压正常,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诊断:右眼鼻侧翼状胬肉头颈部撕脱伤。
2 治疗与结果
患者拒绝手术,给予保守治疗。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创面和结膜囊后,涂泰利必妥眼膏包扎右眼,每日点科恒眼液,睡前涂泰利必妥眼膏,嘱尽量保持右转眼位。2周后复查见:右眼鼻侧胬肉头部重新附着于角膜缘内约2mm,充血伴新生血管侵入,嘱继续点用科恒、爱丽、泰利必妥1~2个月。随访1年复查见:右眼视力0.6,右眼鼻侧胬肉充血消退,头部位于角膜缘内3.5mm,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3讨论
翼状胬肉的生长特点为:初发的翼状胬肉组织在角膜缘和角膜与下方组织黏连较紧,而在巩膜面则较为疏松,复发胬肉则失去这一特点[1]。手术剖切分离较困难,本例却在钝性外力下完全松解崩脱,临床少见。胬肉组织中的胶元纤维和弹性纤维收缩,在临床上轻者造成角膜散光,重者甚至造成眼球向对侧运动受限。本例患者在外力作用下,张力较大的胬肉组织从角膜表面撕脱尚少见。由于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残存组织是形成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而巩膜表层新生血管进入角膜创面是胬肉复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对病人进行定期复查、随访,以观察有无复发体征[2]。观察期应至少1年,因有关研究表明90%的复发病例均在术后1年内复发[3]。
参考文献: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0-367.
[2]李凤鸣.眼科全书[M].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22.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