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本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取样,对象为非选择性人群,能涵盖目前北京市海淀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及屈光状况。本次调查2009年海淀区3~6岁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2.64%,相比广州市采用相同视力筛查标准得出的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20.14%有所降低[2]。可能与居住海淀区是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家长和相关机构重视程度较高有关。同时显示出3~5岁儿童随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增加,5岁组视力低常率最高,6岁组较5岁组又稍有所下降,可能由于6岁时视力发育已接近完成[3],6岁以前视觉发育尚未完善,而本次筛查5岁组采用与6岁组相同的视力标准,可能造成5岁组视力低常率偏高。 Suresight自动验光仪使用方便、快捷,儿童容易配合,其准确性、可信性已有很多文献报道,目前已证实在儿童屈光筛查中具有重要和良好的参考意义[4,5]。从本文儿童视力正常5018眼的屈光构成来看,正视仅占2.33%,低于其他文献记录[6]。儿童眼睛的正常屈光不应仅看作是正视眼,眼的屈光发育过程中,正视状态为时短暂。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眼的屈光发育或达不到正视状态,或朝近视方向继续发展。本调查还显示视力正常儿童的屈光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和单纯远视为主,这一结果与3~6岁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屈光值相符合,且远视占95.28%符合汪芳润报告的1~8岁儿童的远视眼占88%~96%[7]。散光也普遍存在,占56.52%,这与李军等报告一致[8]。视力正常眼也可能是病理性远视或病理性散光,本组视力正常眼中≥+3.00D的远视1.79%,>1.50D的散光3.61%,这部分儿童视力尽管未显异常,亦应散瞳验光进一步检查,密切随访,重点观察。因此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视力正常眼同样可能存在屈光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屈光不正是导致儿童视力低常最主要的原因,远视力低常不等于都是近视屈光,远视、散光构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主要类型。从本文534只视力低常眼的屈光状态也可以看出,近视、中度远视、>1.50D的散光和混合散光所占的比例增多。其中远视占85.77%,散光占77.72%,且以复性远视散光居多。远视眼的远近视力均低常者多有弱视可能,尤见于度数较深及单眼远视者[9]。本组≥+3.00D的远视共24眼(4.49%),这部分儿童弱视的可能性较大。本组中所有>1.50D的散光占22.47%,混合散光占11.05%,这部分儿童病理性散光的可能性较大,均需要进一步检查。本调查显示视力低常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为3.18%,与汪芳润报告我国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2%~6%[10]相符。由于小儿调节力强,动态屈光所呈现的近视可能为假性近视,对于这部分近视屈光状态的儿童不管视力正常与否均应散瞳验光以求了解静态屈光状态。本研究由于人力、时间、设备有限,此次未能对视力、屈光异常者进一步散瞳检影验光及追踪复查,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发现不论视力正常还是低常,远视、近视、混合散光、正视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青岛市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情况一致[11]。一般认为随年龄增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向正视发展,我们仅针对3~6岁这个学龄前阶段,年龄范围较局限,这种随年龄的屈光变化趋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大范围大样本研究。由本次调查可见,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应成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对于屈光不正除依据屈光性质、形式、程度等外,还需参考年龄与视功能等情况作具体分析,以便确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从而可以分别对待,有效干预。儿童眼保健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
【参考文献】 1 倪宗瓒.卫生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59181
2 冯光强,项道满,陈少芳,等.广州市5860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8788
3 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647
4 刘念,杨志宽,关征实,等. 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的临床评估.国际眼科杂志2005;5(4):259
5 朱德海,甘晓玲. 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儿童屈光检查的应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12(3):107
6 吉红云,李军,周晓东,等.关于正视眼问题的讨论.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1):325329
7 汪芳润,尹忠贵,杨晨皓.儿童视力与屈光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6):341343
8 李军,汪芳润.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9):903904
9 汪芳润.儿童视光学问题讨论(续).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11(1):4749
10 汪芳润.近视眼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81384
11 刘冰,于双玉,韩秀敏,等.青岛市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1):5154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