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鲁 刘卫锋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衡阳爱尔眼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邵阳爱尔眼科医院 421002
目的:探讨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1个月~3年后造孔息肉生长的原因。
方法:所有2100例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常规消毒、铺巾、麻醉。用镰状刀、电刀做鼻腔粘膜瓣;电钻、咬骨钳制作0.6x1.0cm的骨孔;镰状刀切开泪囊;修整粘膜瓣,上钛夹。手术后1个月~3年出现溢泪、造孔区有息肉者,用刮匙清理息肉。
结果:42例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3年中出现溢泪、造孔区息肉生长。刮匙刮除息肉时可见骨粉、碎骨片、碎骨膜。
结论: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成功率98%,其造孔形成与否,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电钻打磨骨孔,可以提高手术速度,骨板被打磨成骨粉,比较均匀,可以飞落在造孔的各个层面,手术中主要靠生理盐水冲洗这些骨粉。骨膜碎片与泪囊粘膜帖附比较紧密,在暴露泪囊时,要清理干净泪囊切开区的骨膜,如果只是将骨膜反转,而没有清理掉,往往冲洗液是无法将其冲洗掉的;咬骨钳是在骨膜与泪囊之间咬骨的,不存在骨膜残留,但是,每一次咬骨钳的衔接不可能连续,可以遗留悬挂的骨碎片,应该在咬骨钳制作骨孔后用电钻再抛光骨孔。骨粉、碎骨片、悬挂的骨膜是使造孔上皮化不完整的因素,一旦粘膜组织包裹了这些组织,形成息肉样赘生物于造孔,则可以使造孔狭窄、闭锁,而引起溢泪症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