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一家基层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急诊科,常年在临床一线三班倒,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点,那就是急诊病人的抱怨是医患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比如,一名腹泻患者夜间来看急诊,经大夫诊察后,开具处方:在留观室输3瓶水。不一会儿,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就向我们抱怨:“你们怎么这么慢?还不赶快给我输液?”我们赶紧解释,输液前要划价、发药,得经过两个窗口处理后才行。好不容易拿回了药,赶紧配好第一瓶,先给他扎上针,正整理着治疗台,患者家属过来了:“你们医院条件也太差了,这屋里冷得像冰窖,都要把病人冻死了!”我赶紧把护士站的暖风扇拿过去给病人照着,减慢输液速度,加盖一层棉被……输了两瓶水了,病人感觉没有好起来,张嘴就说:“怎么输了这么多水还是肚子痛,止不住?”值班人员就要上前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即便这样,一些挑剔的患者或家属,一边接受着你的服务,一边还要不停地抱怨:“下次再也不上你们这儿来了,你们这儿条件太差了。”
有的值班人员早已习惯了,交接班完毕就全抛到脑后去了。对自己值班期间患者反映的问题,就是这些不太入耳的抱怨和意见,听过了,应对了,也就过去了。有时,同事之间私下里感叹两句,发发牢骚,也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常态。然而,针对患者反映的这些见惯不怪的问题,我们不妨坐下来思考一下,就能发现,病人的抱怨其实不单是挑剔,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患者和家属之所以向我们透露了这么多负面信息,至少说明他们在密切关注着我们的工作,并且希望我们不断改进,并做得更好。
当病人向我们抱怨时,不要把它狭隘地理解为“找茬儿”,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改善医患关系、改善医疗服务的良机。病人花着自己的钱,却把我们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一一呈现到我们面前,不就是向我们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吗?对此,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有时候,“抱怨是金”;患者抱怨最多的地方,往往就是我们做得最不够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