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光眼
1.眼压动态检测系统的突破
在青光眼领域,继发性青光眼,仅仅是由于纯眼压升高造成了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而在于原发性青光眼,尽管艳压升高不是视神经损害的唯一危险因素,可能还存在眼压之外的因素,但是目前延缓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降眼压,因此,青光眼眼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知道目前的眼压检测,无论是24小时的眼压检测还是别的眼压测量,它都是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眼压测量,不能做到一个线性的连续的监测。但是,最近有学者设计了一种全程的遥感式眼压检测系统,目前,这种眼压已经逐渐商业化,并以在欧洲上市。这种眼压检测系统原理,就是在角膜接触镜里装有感应线圈,可以敏感的感应到眼压变化引起接触镜曲率的改变,接触镜的曲率微小变化记录下来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接受器,最终转化为眼压变化。这在青光眼领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所以把它收编在此作为近三年重大突破之一。此项技术给我们青光眼的诊断,治疗以及实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手段。
2.Schlemm式管成形术
青光眼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时,也存在许多风险。滤过泡瘢痕化可能导致手术失败;过滤泡太薄可能导致眼压过低等,因此,目前的青光眼纤维手术技术虽然很成熟,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并发症。近三年,青光眼手术的大的突破,就是把传统的外滤过手术向重新建立内引流手术转变,即把原来已经损害的房水引流系统进行再疏通,这样就形成了schlemm氏管成形术,这个手术就基于高频超声、显微超声、显微操作技术以及显微注射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目前在欧洲已经通过FDA的批准;在国内,我们北京同仁医院也已进行了手术的临床病例观察,这是青光眼手术革命性变化的转折点,这个手术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了将过滤泡相关手术等外滤过手术转向内引流手术。
二、眼底病
1、眼底成像技术的突破
近三年,眼底病的相关检查技术得到迅速突破。首先是眼底成像技术,眼底病诊断中最重要的事获取眼底病图像,现在已有平面的二维图像,以及断层OTC成像,但是只能看到眼底渗出,出血,血管形态以及视网膜病变,那么我们真正想看到的事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的变化,现在这个技术已取得突破,把自适应光学技术,一种太空的影像技术应用到民用,应用到眼科,使眼底成像的分辨率及精细度成千倍,成万倍的提高。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活体上看到视杆。视锥细胞,可以观测到毛细血管的变化,通过观察活体标记物,了解细胞的功能状态,这是眼底病诊断工具的重大突破。目前关于视锥细胞的检测已经商品化了,OTC和自适应光学相结合的产品都上市了,即将应用于临床,只是眼底病在检测方面的突破。
2、抗VEGF药物在眼底血管相关疾病的应用
由于血管相关性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老年学黄斑变性,都是通过引起血管功能的改变,引起眼底血管的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新生血管,都导致了眼底疾病。这三年通过转化医学的推进,基础研究对新生血管形成的整个过程以及分子机制的了解,将相应的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典型代表就是抗新生血管药物,如抗VEGP的抗体,它为新生血管性眼科疾病的治疗掉了突破,使原来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3、眼底疾病治疗途径的改进
眼内注射存在大量风险,所以近三年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如眼内注射药物,一个人一年可能需要注射很多次,每增加一次注射就增加一分风险,一些学者设计了一次注射眼内的胶囊,胶囊中有几个小室,让那个他分次释放药物,等疾病需要再次注射药物时,就不用眼内注射了,只要将另一个小室打破,即可释放药物,从而减少注射次数:甚至胶囊里可以组合不同药物,到底哦啊符合治疗效果。这也是近三年重大突破之一。虽然此项技术还未应用到临床,但是这个思路,这种方法可能给我们很多欣喜。另外一些学者设计了不通过注射,而是通过导入方法将药物倒入眼内,达到目前治疗效果,极大减少眼内注射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