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 柳杨,王京,唐少华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82岁,左眼视物不清15年余,加重5年;右眼10,年前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2001年9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红、眼胀、视物不见,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遂急诊于当地医院检查,眼压:右眼14mmHg,左眼68mmHg,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予球后注射20%甘露醇静脉点滴、缩瞳等降眼压治疗后症状略有好转,次日又出现上述症状,又给予同样处理后症状缓解,两日后症状又反复,遂于首次发病后第七天收入我院治疗。
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0.04(0.4),左眼眼前手动。左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角膜后壁有细小灰白沉着物,前房深,房水闪辉阳性,内有点片状灰白色浮游物,前房下方有浮游物沉积,状似积脓,晶状体前囊表面可见絮块状灰白混浊物,晶状体皮质混浊,部分液化,核呈褐色,虹膜轻度震颤,瞳孔圆,直径2mm(药物性缩小)。
房角镜下:左眼房角宽,下方可见灰白色混浊物沉积于虹膜根部及小梁网上。右眼角膜清,前房深,瞳孔圆,直径4mm,晶状体缺如。
眼压:右眼:12mmHg,左眼:45mmHg。左眼散瞳后发现无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核下沉。
眼C超示:左玻璃体内晶状体皮质?
诊断:左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左眼过熟期白内障、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
入院后尽快降眼压,控制前房反应,于入院后第二天在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放灌注,做常规囊外切口,圈套器娩出晶状体核后,发现晶状体后囊膜已部分溶解,可见液化的晶状体皮质在前部玻璃体内,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晶状体皮质及部分玻璃体。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术前睫状反应较重,且患者右眼为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因此术中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患者左眼因陈旧性黄斑病变,术后视力为(+10.0D)=0.3。
(二)讨论
1、过熟期白内障引发青光眼的机理是什么?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发生于过熟期白内障,此期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液化的晶状体皮质进入房水,被巨噬细胞吞噬,这些吞噬了晶状体皮质的巨噬细胞肿胀,阻塞小梁网引起眼压增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中大分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70岁以上老年人,其含量可达10%~15%,约为同年龄组的2~3倍,此大分子可溶性蛋白可直接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增高。
2、本病例确诊的关键在哪里?
本例因在当地医院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仅单纯采取对症降眼压治疗,只能暂时缓解高眼压症状,而不能根治,故反复发作,不能控制。因此,对于突然的急性发作性眼压升高,出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的一系列症状,但前房较深,房角开放,房水中和房角有灰白点状物浮游或附着,应散瞳检查,考虑有无过熟期白内障引起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可能,在尽快控制眼压后及时摘出晶状体,仍可获得良好的视力。目前白内障患者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过熟期白内障较少见,提醒各基层医院,切勿忽视过熟期白内障的存在,尤其是导致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患者,一定要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眼内炎等疾病相鉴别,以免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