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AAQ(acrylamide-azobenzene-quaternary ammonium, 丙烯酰胺-偶氮苯-季铵盐),可以暂时使失明小鼠恢复些视力。现在正致力于改进化合物,使其有希望用于人类。
失明最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导致的色素性视网膜炎,以及年龄相关的黄斑部退化。它们均会损害视网膜上使眼睛感光的杆状体和锥细胞。
这种叫AAQ的物质可以使这些受损细胞再次感光。它是一种光控开关,能够结合视网膜细胞表面上的离子通道蛋白,改变离子在通道中的流动,从而激活这些神经元。
向患者眼中注射的AAQ是种简单化学物质,可以很快代谢掉,能随意改变剂量,可与其他疗法相结合,也可随时终止治疗,不具有侵入性,相比电子芯片疗法和基因疗法更具优势。
实验小鼠由于基因突变,视杆、视锥细胞在出生后死亡,并且其他感光色素均失活。注射少量AAQ后,这些小鼠出现避光性,并且瞳孔发生收缩。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使用下一代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身上进行更多视力测试。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euron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