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做六百多台手术 手术量甚至超部分三甲医院 成为村民的光明天使
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小小的乡镇医院,最近的城区是番禺市桥,离此地足有20多公里路。从这里去一趟广州市区得花上大半天时间。按一般人的想法,医学博士是不会主动来这里工作的。
但一位医学女博士选择了进驻当地,她就是田妮。博士毕业后,田妮主动从原来工作的市区医院到乡村工作,两年多以来越干越起劲。她在中山大学拿到眼科学临床硕士学位,又到南方医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现在她是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现年36岁的她,看起来依旧很年轻,常常被病人误以为是科室里的“小护士”。在这个小小的乡镇医院,田妮几乎每天都有一台手术,两年半左右,她为村民实施了六百多台眼科手术,不少三甲医院的眼科还不及她的一半手术量,让数百苦于入城就诊的农村患者在家门口解决了大问题。
文、图/记者李立志
通讯员南宣
心疼远道求诊的病人 博士生来到了乡村医院
田妮个子娇小,脸上总带着甜甜的笑容,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位小护士。事实上,田妮是医院里的眼科主任,她1999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2005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得眼科学临床硕士岗位;同年6月进入何贤纪念医院眼科;2010年被南方医科大学录取为在职博士研究生。
按照田妮的条件,她留在城里的大医院并没有问题,但在2011年,田妮做了一个让周围的亲戚朋友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大胆决定:她选择离开工作多年的何贤纪念医院,到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即原来的大岗镇人民医院)担任眼科主任,从城区的区属医院转岗到远离城区的乡镇二甲医院,很多人都不理解田妮:为什么她读完博士不往高处走,反而去农村?
面对质疑,田妮很坚定自己的选择。她告诉记者,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学习的那些年,许多眼科病人不远千里到医院找专科医生的情景一度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病人甚至来很多次都挂不上号,挂上号了也要排很久的队才能看上自己信任的专科医生。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农村患者,只需一个不大的手术就可能重见光明,却往往因为不敢去大医院而多年生活在黑暗中。
这种状况让田妮反思了自己的理想,她希望自己离患者们更近,因此,她要深入基层,将自己良好的医疗训练带到那里,让乡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
从澳门来了白内障病人
田妮的名声甚至传到港澳乡亲的耳中。据悉,当地人在香港澳门居住的亲戚也冲着田医生的名气,来到当地诊疗。
定居澳门的杨先生,才五十多岁,却被白内障青光眼困扰了多年,他多次在澳门的当地医院就诊,虽然一个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下不了决心进行手术。听朋友提及田妮之后,2013年春节,他决定除去这个心头病。他告诉记者,当初来到眼科门诊时,病人很多,田妮正在为患者做手术,还有好些病人也在等她。杨先生当时有点失望,不过护士告诉他,田医生一定会替他诊疗。抱着一试的心情,杨先生终于见到了田妮,并被安排入院做手术,如今状况良好。
失明阿婆再次看到世界
在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的两年多,田妮与许多当地农民成为好朋友。一些折磨他们已久的小病痛也得到了及时的解决,而一些相对严重的眼疾也不再需要逼着他们千里迢迢入城就医。田妮觉得,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来自南沙东涌镇鱼窝头的杨阿婆,双目失明多年,做什么事情都得家人帮忙,即便是上厕所,也高度依赖家人。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家里人担心做手术会花很多钱,所以杨阿婆一直未能到医院检查做手术。瘦弱的杨阿婆常常蜷缩在床角,面对着漆黑的世界,她不能视物的双眼里写满绝望,为成为家人负担而伤神。
一次偶然的机会,田妮得知杨阿婆的情况,便主动来到她家,替杨阿婆检查了眼睛,并对她家人介绍了医院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的政策。杨阿婆的家人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带着她到医院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后,当杨阿婆拆开包裹着眼晴的纱布,见到田妮笑容的那一刻,杨阿婆笑了,她紧紧地握住田妮的手,很久没说出一句话。
渐渐,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来了眼科女博士的消息在当地传开,眼科门诊量日益增加,每天的门诊量甚至高达六七十人,一些综合性大医院眼科的门诊量都比不上她这个乡村医院眼科。许许多多经过田妮精湛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他们睁开双眼重获光明的瞬间,首先看到的,往往是田妮亲切的笑容,她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光明天使。
田妮女儿今年5岁,住在番禺市桥城区,虽然离家有点远,但田妮说,在哪里工作不是那么重要,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是我们眼科医生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