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近日就《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草案)》(下称《草案》)征求意见,该《草案》旨在打击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冲击医疗机构,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等8类医闹行为。
一段时间来,各类“专业医闹”严重影响了申城各大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甚至有医生因此深受重伤。对于这样的行为当然需要拿出雷霆手段来震慑。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不少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还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医疗调解机构的公信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这些“软实力”也和硬手段同步提升了,医闹才能真正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沪上各类医疗机构编制、经费有限,即使雇佣一定的安保力量,一是人数未必多,二是人员素质也毕竟有限。而医闹如果利用患者家属情绪,让众多家属参与冲击医疗机构,或者搞“持久战”,有限的医院保安力量就会捉襟见肘。
因此,要真正震慑“医闹”,除了要求医疗机构制定医患纠纷处置预案,配备保安员外。更需要治安部门有迅疾反应、持久应对的各类预案和警力协调。这样,制止医闹才能有致胜“底牌”。
另一方面,医闹越演越烈,也和一些医院自身管理不过硬有关。
一些医院在患者入院时过度检查、多开药,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很容易被“专业医闹”抓住“小辫子”,最后自然只能赔钱了事。一来二去,“专业医闹”的“信誉度”直线上升,蛊惑患者家属的能力就会成倍增加。
因此,对付医闹,同样需要各大医院在内部管理上尽早摒弃“图小利”思维,对患者的检查、开方应早立明确规范。不给“专业医闹”预留挑事空间。
此外,在现有的医疗纠纷调查、取证、调解过程中,也需要更多排除医疗行政部门的各种干预,这样,医疗调解机构的公信力才能更快得到公众的认同。
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不少第三方医疗调解机构,但依然有较强的行政区划色彩,这并不利于公众认同这些机构的公平公正。希望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选择上,也能够给公众更大的选择权,让他们有余地挑选更放心的调解机构。在具体案件调解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愿意公开,也不妨主动邀请媒体介入报道。这样,既可增强医疗纠纷的透明度,也能有效提升调解机构的公信力,让更多医疗纠纷当事人愿意去请调解机构而不是请“专业医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