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气时冷时热,宁波市区各大医院里等着输液的发烧、感冒患者排起了长队﹔而一些社区医院却偶有忙碌,大多数时候门庭冷清。
目前,宁波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於设施、人才、机制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完全承担起“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功能。
“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那麽居民就可在家门口看病,不用往大医院挤了。”正在参会的市政协委员、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朱心琪建议,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使其为缓解城市“看病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朱心琪委员通过调查发现,造成目前市民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社区医院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转诊制度难落实、社区医院医保药品范围过窄和社区医疗人才不足。“社区医院虽然建起来了,但是好多设备和检查项目不全,居民生病还得往大医院跑。”朱心琪说,社区医院正常运作还遇到一些制度性制约,如一些老年慢性病常用药、价格贵的药由於限级进不了社区医院,患者从社区医院转大医院容易、从大医院转社区医院难等问题。
朱心琪委员建议,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扩大社区医院的经费来源,从而保证社区医院正常运作﹔强化社区医疗的主动服务意识,像海曙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度那样,让居民接受社区医疗﹔定期调整常见病、慢性病药品限级,方便社区患者看病﹔建立长期交流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