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五年医改之后,2015即将来临,国家卫计委提出公立医院改革的四个新举措:‘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妨对四个‘新举措’的前景来点评估,仅供参考。
可以肯定地说,四个举措都想解决公立医院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但都不是根本问题,都没有挖到根儿上,根本不可称谓‘改革’,前景堪忧,最有可能步前五年医改之覆辙。
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此两招不是‘新举措‘,是‘旧招’!是经过五年实验失败的‘错招’,仍然不知错在哪里的‘糊涂招’,撞了南墙不回头的‘蠢招’,搞垮医院的‘坏招’。
五年已经做到了药品零差价配送到基层,在基层真正破除了‘以药养医’,造成基层无药可用,基层医生生活不保,基层瘫痪,基层完了!基层医生跑光了,现在还想推广到整个医疗系统吗?
破除了‘以药养医’,以啥养医?拆东墙补西墙?已经实验过,没用!如果大小医院全都瘫痪了,谁给百姓看病?
人们也不想想,为什么会出现‘以药养医’?还不是因为中国的‘公立’医院数量堪称世界之最,政府实在‘包养’不起的无奈之举吗?‘公立’、‘包养’才是体制病根!何况,‘公立体制’就是一盘大酱,谁都可以蘸,是一碗唐僧肉,谁都可以吃,有‘公’的地方就有‘损公肥私’之徒!腐败!浪费!漏洞多!谁能‘包养’得起!亏损就‘补偿’!亏损就‘补偿’!谁能补偿得起?谁能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没招!
为了支持医改,五年来,政府对卫生事业投资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超过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都打了水漂了,还要如何补偿?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缺少合格医生,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是在‘政府配置资源’之下形成的。不改变‘由政府配置资源’,想用行政手段迫使患者去基层首诊,大病逐步上移,搞什么‘分级诊疗制度’,想的够花花的,医生、患者都没有这样的冲动,哪个患者不怕误诊丧命?那个医院肯把患者推给别家?公立体制就是个等级制度,越上边待遇越高,哪个医生肯到基层去受穷?哪个患者不想直接找个好医生看病?
外国居民区都有有经验的好医生开设的私人门诊,随时随地为居民看病,非常方便,是市场自然形成的,无需政府规划,中国没有,好医生都被虹吸到公立大医院,那里包养的最舒服,是公立体制作怪!体制问题不改革,‘分级诊疗’不可能。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患者到医院看病,就是患者向医院购买医疗服务,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卖方手中,信息不对称,医生大处方,患者不知情,任凭宰割。
如果是医保付费,问题更加严重,常常是医患合谋骗保,医保资金更多被套取。医院为了多挣钱,不管是患者兜里的钱,还是医保的钱,都无需客气,反正是垄断经营,怎么宰你也跑不了。如果按项目付费,医生可以给你增加项目,开高档检查,多开药,开贵药,如果是按人头付费,或者按病种付费,卖方就降低服务质量。
用什么样的医保支付办法,才能控制医院多要钱,还能保障服务质量?仅从医保支付制度上,尚无好办法。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医院、医生主动愿意让患者少掏钱,看好病!这样的机制,哪里才有呢?多年实践证明,公立体制的‘公益性’靠不住,‘医德’也靠不住。只有在‘供方平等竞争,需方自由选择’的规范市场中才会有!
在自由流通与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某个医院的价格高于其他医院,服务质量低于其他医院,他的牌子砸了,患者都跑了,这样的医院还能挣到钱吗?所以,所有医院都会以高质量、低价格争取患者前来就诊,患者来的多了,医院经济效益就高了,患者也获得温馨的服务,达到医患双赢,这是规范市场化的最基本功能。在此种环境中,医院不敢变着法套取医保资金和患者的钱,医保支付自然正常了。
对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四项新举措前景的评估结果是,四个举措都没有接触医疗服务中的深层次矛盾,必然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都不会缓解。新的改革措施,必须从解决医疗服务的深层次矛盾入手,做名副其实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