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正在酝酿修订《药品广告审查办法》,拟全面禁止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的消息发布后,引起的轩然大波至今未有平息。在这个争论过程中,业内各方的意见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充分表达:监管部门坦言,因违法OTC广告过于泛滥而监管力量跟不上,为根除后患不得不“一锅端”;医药企业空前一致地坚决反对,断言封杀OTC广告将导致我国产业倒退;众多大众媒体则担心一大块丰厚的利润蛋糕今后不保……而作为OTC广告受众、OTC产品消费对象的广大消费者的声音,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者说,本应是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似乎集体失语,仿佛将出台的OTC广告政策与消费者全无关系。
显然,这是大错特错了。
OTC广告的封杀与否,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正当权利,出台此类政策前应多听听民意,消费者的声音与权利必须得到切实重视与真正的保护。
据有关部门官员透露,拟出台禁止OTC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违法药品广告包括假药和超适应症宣传情况十分猖獗,严重违法广告率高达58.2%,市场极度混乱的现状引起政府的关注与担忧,而监管力量的相对不足迫使有关部门不得不痛下决心,采取全面禁止“一锅端”的办法清除违法乱纪者。由是观之,封杀OTC广告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这种一刀切的办法显然是过于激进、简单化了。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的还有,即使采取了这种看起来治标也治本的办法,约束的不过是那些本来就守法经营的医药企业,吃亏最大的也是这些企业,那些一贯的害群之马在违规违法广告方面是“外甥打灯笼——照旧”。道理明摆着:违规违法广告从来就没有被哪个部门“允许”发布过,就像对不法之徒,如果公安机关不想办法严加惩处、严厉打击,仅仅靠口头威慑或者一纸禁令,社会治安是好不起来的。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一股脑儿封杀大众媒体上的OTC广告,会是什么样子?须知道现在全中国的医药专业媒体加在一起,发行量不超过数百万份,靠数百万份专业媒体普及知识、健康教育十三亿国民,还要承担起“2020年健康中国”的重任,岂非咄咄怪事?何况现实生活中除了医药工作者,有多少消费者能接触到医药专业媒体呢?当消费者与药品知识“被绝缘”,就医买药时必然出现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选择权无法保证,直接后果就是大大降低对普通药品的辨别能力,可能引发更多的药品安全隐患。
医药产业是一条产业链,也是一条生态链。在这条生态链上,除了生产者、销售者以及监管者、服务者及其他从业者,占绝大多数的是消费者。消费者才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对象,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着他们——消费者的声音,不能缺席!
民意是什么?民意是天。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在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表率。在制定实施事关普通百姓的政策法规前,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网络调查、专业机构调查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老百姓之中深入全面地听取民意,对于做好监管工作更加有利。
多听听民意,了解与政策法规关系密切的老百姓的想法与诉求,多体察民情,全面把握并正确对待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增强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倾听民意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教育、贯彻过程,有利于政策出台后被民众接受,从而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提炼语:当消费者与药品知识‘被绝缘’,就医买药时必然出现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选择权无法保证,直接后果就是大大降低对普通药品的辨别能力,可能引发更多的药品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