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度占整眼屈光度的70%,改变角膜屈光状态可明显改变整眼屈光状态,这是角膜屈光手术的基础。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topography supported customized ablation,TOSCA)联合组织最小化切削功能(tissue-saving ablation TSA)矫治伴有复杂角膜屈光情况的屈光不正,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德国蔡司公司生产MEL-70准分子激光及其TOSCA系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20例30眼,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8~35岁,平均23.5岁。9例17眼为初次手术患者,均有不对称或不规则角膜散光;11例13眼为二次手术患者,原角膜瓣均制作良好,距初次手术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稳定3个月以上,均有偏心切削或不规则切削等造成的不规则散光。30眼最佳矫正视力平均1.08±0.21;屈光度:球镜平均(-4.40±1.49)D,柱镜平均-(1.26±0.64)D;无明显非角膜性散光。无角膜瘢痕,无LASIK禁忌证,无情绪不稳定患者。患者均充分理解并接受手术设计方案,患者可接受术后屈光状态为±1.00DS。
1.2 设备 德国蔡司公司生产MEL-70准分子激光及其配套TOSCA系统,Moria-2自动旋转式角膜板层刀。
1.3 准分子激光切削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理念:本组病例为含有角膜不规则散光的近视患者,其屈光不正的球镜部分由人工验光确定并输入,角膜散光由TOSCA程序自行设计将角膜“修平”;角膜基质床保留厚度不少于260?滋m;本组病例目标视力设计为1.0。设计流程:①获取可重复性好、数据完整的理想角膜地形图(见图1)。② 综合分析各种客观验光结果及角膜地形图,行精确主观验光,获取精确球镜度数,根据拟定术后目标屈光状态确定实际切削球镜度数。③ 将选取的角膜地形图提交到TOSCA设计程序中,启动设计程序,得到“修平”整个角膜设计方案(见图2)。④ 将已确定实际切削球镜度数输入TOSCA设计程序中球镜栏,重新启动设计程序,得到新设计方案。此方案切削范围仍覆盖整个角膜,且切削较深,无法实际应用(见图3)。⑤ 启动TSA程序,利用TSA功能,通过减少组织切削,抬升切削面,缩小切削范围,常规将切削直径控制在6~7㎜,如需扩大,以不超出角膜瓣范围为准,完成切削设计(见图4)。⑥ 审查、确定设计方案,将确定的设计方案锁定。⑦ 将确定的设计方案转入准分子激光预存程序中待用。
1.4 手术 初次手术着行常规LASIK术,二次手术者用显微虹膜恢复器将角膜瓣分离掀开,将事先储存的设计方案调出,行个性化准分子激光切削。术中以角膜视轴中心定位为切削中心,主动追踪水平眼位,人工控制旋转眼位。控制激光切削过程中角膜表面水液,以使激光有效切削。
1.5 术后处理 术后点用点必殊眼水一天两次,用5d;泪然眼水一天四次,至少用1个月。术后3~5 d复查,行手术效果评价。
2 结果
30眼手术均顺利,无术中及早期术后并发症。术后3~5 d角膜上皮光洁,泪膜好。角膜地形图清晰、数据完整,所显示切削范围、切削中心屈光度与设计相符;切削中心定位准确,均在0.2 mm左右;切削范围内图形基本均匀、对称;平均裸眼视力1.02±0.26,平均最佳矫正视力1.23±0.27。主观验光屈光度:球镜平均(-0.41±0.50D) (-0.5~1.5D),均不接受柱镜;角膜地形图中央3mm散光平均为-(0.28±0.21)D (0~0.75D)。患者对疗效满意,无预料外不适主诉。图5为TOSCA术后第3天角膜地形图,本例患者与设计流程中例图为同一患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