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来有一个温暖的开头:慈善机构捐助的善举,医院减免费用的善心,患儿一家专程求治的善良愿望。 虽然天不遂人愿,孩子终究还是去了,但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疏忽”的出现,故事本不应该有一个灰色的结尾。
假如没有家属的“疏忽”,在孩子病重时忽略了责任而离去,假如没有院方对及时通报情况的“疏忽”,双方也就不会在5个多月以后这样见面;假如没有对制度背后普遍的人道关怀的一时“疏忽”,有一纸委托书和孩子离开物质世界的最后一段记录在,种种谜团也就根本不可能产生。
在一再的“疏忽”之后,家属最初的信任转成了满腹疑惑和不满,医院善意的举动却收获了“满肚子的委屈”。一个由温暖开头的故事悄然转换了底色。
两份矛盾病历引发的谜团
一份病历上写着“院外继续治疗”,另一份却写着已死亡,自相矛盾的病历引出不该发生的谜团
本报记者 李梓 杜慧
3月27日,没有看到女儿最后一眼的范文书,在5个多月之后怀着欠疚之心再次来到石家庄,到河北省儿童医院和石家庄市殡仪馆,询问女儿的下落。和前几次得到的回答差不多,医院说,孩子抢救治疗后没多久就死亡了,早就送进了殡仪馆;而殡仪馆则表示,查不到这个孩子的纪录。
范文书不明白:“如果孩子死了,那医院在处理尸体时,应该事先通知家属一声吧?可我不仅不知道,而现在连孩子的骨灰都不知道往哪里去找啊!”
[事件回放]
两家施义举,不远千里来求治
在张家口市万全县孔家庄镇义兴堡村,有个女孩,6个月大的时候,嘴唇一直黑紫,后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做手术,只能活到10多岁。因家里根本交不起昂贵的手术费,女孩只好过一天算一天。
在她3岁那年,也就是2006年6月份的一天,父亲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条新闻——省红十字协会要资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让他们接受手术治疗。
得知这一消息的范文书,赶忙打电话咨询,并到张家口市红十字协会填了申请表格。报名没多久,省红十字协会就打来电话说:“协会准备资助你们,让孩子到指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范文书立刻和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范海艳,从张家口赶到河北省儿童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次住院的各项费用,省红十字协会资助一万五,本院资助一万二,剩余的一万二由你们自己交。”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