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或其家属和医院出现纠纷有了专门的调解室!日前,广州市天河区司法局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该院推出广州首家“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室”,这在国内尚属首创。10月24日,该工作室成功调处了一桩有“医闹”参与的医患纠纷,得到了医患双方及社会的认可。据悉,这一做法在天河区试点的基础上已向全市进行推广。 工作室就在医院后院 据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数量逐年增长,纠纷的处理一直是医院和病人之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广州市司法局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正式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建立医患纠纷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即利用司法局、卫生局的政府行政资源,通过对医疗机构及患者双方的法律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从过程中控制医患纠纷的恶性发展,使医患纠纷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5月,天河区司法局便着手筹办医患调处机构,选择了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9月20日,“天河区和谐医患关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室”正式揭牌,办公地点就在医院的后院。 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刘道桂表示,医患关系工作室的成立将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个与医院沟通、投诉不满和咨询法律的好去处,今后凡是发生在该医院的医患纠纷事件,只要患者愿意都可以转到该工作室进行调解。 目前,工作室共有5名工作人员,包括律师、司法干警和卫生部门人员等。他们接到任务后将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符合调解条件的,将于7天内予以立案。立案后,工作人员便开始调查纠纷的事实,调查完后,调解人员将对纠纷进行调解,并使双方达成协议,然后制作调解协议书。对于不符合调解条件的,工作人员将告知不予受理及其他解决途径。有必要时天河区司法局还会安排社会律师参与调解。整个过程均为义务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协作机制已成功调解纠纷54宗 天河区有关领导表示,今后将逐步在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天河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室”,从而为进一步预防医患纠纷提供更多的优质平台。同时,该区还将建立重大医患纠纷隐患排查和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并由司法局派出调解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与卫生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疏导解释工作。 在人员配备方面,天河区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员网络,目前全区有2000多名调解员,覆盖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此外还设立了机制灵活的调解小分队,每天24小时待命,一年365天值班。 据悉,自今年5月广州正式建立启动医患纠纷法律服务协作机制以来,广州市司法部门已协助医疗机构成功调解医患纠纷54宗,其中,30人以上的重大医患纠纷达21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