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患者的眼底静脉阻塞(静阻)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病变的诊断标准进行分型,并作视力、视野、眼压、眼底镜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老年患者的静阻及糖网的渗出型。对病灶区有渗出、出血、血管瘤者先使用氩激光进行光凝治疗,同时静脉点滴血栓通针剂2个疗程,然后改为口服血栓通胶囊,6个月1个疗程,可坚持常年用药。结果 对68例病例有效为59例(87%),随访1~4年病情稳定54例(79%)。结论 氩激光联合血栓通治疗静阻及糖网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致残、致盲率也愈加严重 [1] ,眼底静脉阻塞(简称静阻)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的发病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治疗上仍旧没有新的重大突破,目前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为探讨静阻及糖网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应用氩激光联合中药制剂血栓通治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男36例,女32例;静阻患者20例,糖网患者48例,年龄45~75岁,全身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视野、眼压、眼底三面镜检查等,眼底彩色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美国Coherentˉnorus2000型氩激光机,激光参数时间0.1~0.2s,光斑直径100~200μm,能量100~300mW,每次光凝点在40~200点之间。
1.2 方法 光凝区以中心凹500μm以外作“C”型光凝范围包括渗出灶、出血灶、血管瘤及新生血管膜。荧光造影的渗出灶及出血灶一般光凝1次即可,新生血管区则要多次光凝才能达到效果,光凝3个月后应复查荧光造影,必要时做重复性补充光凝。血栓通的用药,光凝后全身静脉给药,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250ml加入血栓通注射液15ml静脉点滴,高血压患者则用5%葡萄糖液250ml+血栓通注射液15ml静脉点滴,同时给以思可林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轻重使用2~3疗程,疗程之间可间隔7d,然后改为口服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6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长期用药,每疗程之间可间隔1~2个月。本组患者最长用药达4年,此间可以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2 结果
在68例患者中,经过用激光和血栓通4个月以上治疗后,有效:40例(58.8%),视力提高3行以上,渗出区的病灶缩小,出血吸收,新生血管膜萎缩及消失,荧光造影复查无荧光素的渗漏。显效:20例(29%)视力保持原来的水平或提高1行,新生血管膜基本消退或有减轻,荧光造影渗漏明显减少。无效8例(12%),病灶扩大或有新的出血灶,视力有下降趋势。
3 讨论
眼底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年来是我国极为关注的致盲眼病之一,中老年发病较多,临床上正确的分型、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氩激光治疗眼底病开展多年,目的在于:(1)封闭渗漏区以减少渗出或水肿;(2)封闭或消退新生血管防止反复出血;(3)病变周围光凝以防止病变扩散,重点保护黄斑部不受累及 [2] 。作用机制是利用眼底色素上皮细胞的黑色素可吸收各种光波的特点,单一波长的激光通过热效应的作用可使新生血管膜受热变性而发生血管闭锁最终导致萎缩。每个患者其激光的参 数、激光的区域或激光量均不同,须灵活掌握。对药物治疗目前仍在探索阶段。笔者选用的血栓通是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是中药三七,其作用机制是活血化瘀,扩张小血管,改善末梢血管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以减少渗漏并促使病变血管的修复 [3] 。此外,血栓通还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组织机能代谢功能的逐渐退化,特别是微小血管的柔软性下降,甚至会出现部分毛细血管的关闭。眼底对血氧的敏感度要求较高,一旦该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发生关闭就会造成局灶性的缺氧缺血,导致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当这些新生毛细血管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影响后可引起破裂及出血。同时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发生渗出,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导致视力的下降。血栓通的主要作用部位就在于微循环处,通过疏通微循环而改变病变部位的缺氧缺血状态,促进病灶区的修复。血栓通配合激光治疗正好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而提高了疗效。
参考文献
1 潘琳,周水平,郭艳茹,等.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4,6:416. 2 宋琛.手术学全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812. 3 陈姚若.氩激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国际眼科杂志,2002,3(3):134-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