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视力 本组9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后视力比较见表2。
表2 96例术前后视力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n 96 cases
Vision |
No. of preoperative |
No.of postoperative |
LP~HM |
8 |
0 |
FC~0.09 |
73 |
18 |
0.1~0.2 |
11 |
61 |
0.3~0.5 |
4 |
15 |
0.6~ |
0 |
2 |
本组病例中87例随访3~6mo,除1例视网膜脱离复发外,其余均治愈,视网膜复位。随访病例中视力提高者72例,视力不变者14例,视力减退者1例。
3 讨论
在加压不放液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环扎加压不放液术应用得越来越多[1],其手术的关键同样在于通过对裂孔的冷凝处理,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产生粘连,并建立良好推顶裂孔的加压嵴,阻断玻璃体的液流,从而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主动转运机制作用下,网膜下液很快吸收。有学者认为球外压迫使玻璃体皮质与裂孔接触而起内栓塞的作用,也阻断了玻璃体的液流。不放液手术因免除了放液,进一步简化了手术,可以减少放液引起的并发症,且术后反应小,使视网膜脱离手术变得更加安全[2]。不放液手术又有利于视网膜缓慢地愈合,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微绒毛嵌合到最大限度地接近生理状态,从而使视网膜功能最大限度恢复。环扎加压不放液可以封闭其它手术难以封闭的马蹄形裂孔、靠后的裂孔,更适合于多裂孔分布在不同象限或视网膜有广泛变性的病例。由于环扎缩小了玻璃体腔内径,放松玻璃体牵引,在玻璃体有Ⅱ~Ⅲ级膜的病例也可采用。有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因放液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及时施行环扎不放液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4]。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在下方,裂孔也在下方,网膜下液又较多的病例;网膜活动度差,有玻璃体粘连牵引的病例,则不适宜环扎不放液手术,应选择放液手术。通过放液放出大量不易吸收的富含蛋白质的视网膜下液,使裂孔与加压块紧贴,促进残留网膜下液的吸收。当放液多,眼压过低时,不能单纯依靠拉紧环扎带来恢复眼压,可采取眼内注气恢复眼压。注气不仅可以恢复眼压,还可采取低头位让气泡推顶裂孔,阻断玻璃体液流,促进裂孔愈合和网膜下液的吸收。但注C3F8气体有加重玻璃体混浊,促进PVR发展,产生新孔的可能;若为恢复眼压,还是注消毒空气为宜,对作玻璃体切割的病例才适合注C3F8。本组28例采用环扎加压放液术,其中8例结合注消毒空气,1次手术成功率为82.15%,无1例发生放液和注气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术后部分病例由于裂孔未封闭,出现新裂孔或PVR发展而致视网膜再脱离,需要再次手术。再手术的术式选择仍应结合裂孔与玻璃体膜形成的状态而定。部分病例仍可采用环扎加压放液手术,部分再手术病例因瘢痕粘连多,拆除原环扎带有困难,可保留原环扎带,而再置一环扎带,为双环扎术。本组中有1例即采用双环扎术治愈。但在PVR严重发展,裂孔处粘连牵引,固定皱襞,膜形成ⅢB级的复发病例,则宜采用玻璃体切割注气术。
作者简介:陈冲达,男,1972年6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汉族,199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现为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眼科医师。1997年在上海市第一人
民医院进修学习1年,着重学习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能熟练开展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
入术、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有2篇文章参加省级交流。联系电话:0574-
3812270-2210
参考文献:
[1]王 毅,秦娟娟.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7;15(4)∶224.
[2]冯建国,张 皙.环扎加压不放液治疗球形视网膜脱离[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4;12(10)∶601.
[3]王 奇,张 皙.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分析[J].眼科研究 1995;13(2)∶117.
收稿日期:1998-06-29
修稿日期:1999-05-24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