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应性角结膜炎(AKC)是全身特应性疾病所伴发的角结膜炎症。AKC在眼部并发症较多,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疾病。本文就
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Cocoa 和Cooke(1923)首次提出“特应性”(Atopy)的概念以描述具有过敏性疾病遗传背景的个体对许多常见的过敏原所发生的超敏反应。人群中约有5%~20%的个体罹患特应性疾病。Hogan(1952)报告了5例特应性皮炎伴发的双眼角结膜炎,并命名为“特应性角结膜炎”(Atopic keratoconjunctivitis,AKC)[1]。 AKC的发病率较高, 约有25%~42%特应性皮炎患者合并AKC[2]。2000年,Belfort[3]观察134例过敏性结膜炎病人,其中AKC占40%。AKC并发症较多,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眼病,应该引起重视。
一、AKC的发病机制研究
AKC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Hogan[4]注意到AKC患者常伴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为葡萄球菌可以通过释放溶血素、凝固酵素、蛋白质A等酶和毒素引起皮炎,Hogan认为金葡菌菌落在AKC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Badiani [5]观察发现AKC患者眼睑的金葡菌菌落略少于不伴有眼部病变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而二者眼睑的金葡菌菌落均高于正常人,说明金葡菌菌落在AKC发病中并不起多少作用。
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学者们多认为AKC是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参与的I型超敏反应[6],主要依据是:AKC血中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7],患者对多种常见的过敏原的皮肤试验呈阳性[8],患者常有干草热、哮喘或其他特应性疾病的病史或家族史[9]。早在1983年,Zachary[10]发现特应性皮炎和AKC患者受损皮肤中常见T细胞聚集,某些亚型T细胞功能缺陷,认为特应性皮炎和AKC的发病机制并不仅仅是I型超敏反应。到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IV型超敏反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AKC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3]。 目前认为AKC是I型和IV型超敏反应共同参与的结果,其发病不单纯是机体对某一种变应原发生的超敏反应,而是与机体的特应性体质有关。而且,目前的研究支持AKC是一种与全身免疫反应并不一致的局部免疫应答,这在指导AKC的治疗方面起重要作用。
Morgan等[6]对5例AKC患者的上睑结膜进行活检分析,发现AKC患者上睑结膜的肥大细胞数目高出正常人3~5倍,而且发现大多数肥大细胞是紧密相连的。结膜上皮折叠聚拢形成的乳头的核心及其本身的结膜上皮有大量肥大细胞聚集。Morgan认为,肥大细胞不但是I型超敏反应的重要启动者,而且在睑结膜乳头的纤维血管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Tuft等[11] 对37例AKC患者血液和泪液中的IgE进行分析发现,AKC患者血清中的IgE总数和特异性IgE数目均高于对照组,泪液中的IgE总数也高于对照组。但是,AKC患者和表浅性特应性皮炎的泪液中的特异性IgE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自称由草屑、屋尘、猫毛等引起眼部症状的患者泪液中的特异性IgE含量与无类似病史的患者泪液中的特异性IgE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KC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形态学特征与患者血清和泪液中的IgE含量并无明显相关性。这种不相关性可能是由于个体之间IgE含量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疾病加重时体内IgE的大幅度波动所致。Tuft认为,无论有无眼部症状,特应性疾病患者体内均存在产生特异性IgE的局部部位,尽管这一部位未必与变应原首次侵入的部位一致,仍可视作是一种局部免疫应答。现已知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中,产生IgE的B淋巴细胞数目增多,这些B淋巴细胞可以迁徙到任何一处粘膜表面,但特应症患者出现眼部症状的原因尚不清楚。
Avunduk[12]对26例AKC患者和22例正常人的泪液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AKC患者泪液中的T细胞(CD3+)、激活 B细胞(CD23+)、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Avunduk[15]又对AKC患者,无眼部并发症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液和泪液样本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发现AKC患者血液和泪液中的记忆性T细胞浓度、Th/Ts和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眼部并发症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液中的记忆性T细胞浓度、Th/Ts和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的比值高于对照组,但其泪液的这几个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这项研究提示:局部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在特应性角结膜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应性角结膜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泪液中的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的比值均高于血液,提示二者的记忆性T细胞可能都是在局部产生的。
Fukagawa等[14]对24例伴有严重角膜病变的AKC患者的38眼的泪液进行ELISA分析,发现患眼泪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明显高于对照组。泪液中eotaxin的细胞来源尚不明确,但观察发现在Th2细胞来源的IL-4作用下,角膜固有细胞(而不是上皮细胞)能够产生eotaxin。Eotaxin 在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和AKC的角膜损害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二、AKC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
Forster等[13]对11例AKC患者作结膜活检显示:上皮内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杯状细胞增生、假管形成,基质层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角膜基质内出现单核炎性细胞和肉芽肿形成,血管周围炎。免疫荧光检查发现仅有3例见到IgE阳性细胞。单核细胞分类显示: AKC患者结膜上皮的T细胞(CD3+)、Th细胞 (CD4+)、巨噬细胞(Mac-1,CD14+)、Langerhans细胞(CD1+)、具有IL-2 受体的细胞(CD25+)、Th/Ts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支持AKC是I型和IV型超敏反应共同参与的局部免疫反应。
Roat[16]对特应性角结膜炎患者的结膜进行活检发现:AKC患者的结膜上皮有丝分裂率高于对照组的三倍,该检查提示这是结膜上皮细胞对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上皮损伤的一种代偿性修复机制。患者的结膜杯状细胞的比例也高出正常人三倍,有实验证明从结膜基底细胞向杯状细胞的分化部分依赖于IV型超敏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结膜杯状细胞增生可能是由于超敏反应释放的炎性介质的作用。结膜杯状细胞增生伴有粘液释放可能是临床上粘稠的纤维性粘液产生的细胞机制,这些粘液可以作为阻挡抗原进一步侵入粘膜的屏障。AKC特异性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AKC的重要诊断依据。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