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普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开展,对术后膜性白内障形成及后囊膜混浊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80年代初眼科显微外科技术及眼科激光仪器的不断革新,运用激光治疗各种机化膜性白内障获得了巨大成功。我科自1996年6月以来,使用国产Q开关Nd:YAG眼科激光机治疗膜性白内障51例(51只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51例51只眼施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其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6~78a,平均54a。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后囊混浊34例,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外混浊4例,外伤性膜性白内障4例,并发性白内障术后9例。
1.2 仪器设备 本组采用国产Q开关Nd:YAG激光机,激光波长1064μm,脉宽6μs,输出能量范围0.8~40mJ,以红色的氦-氖激光作为治疗的瞄准光。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检查视力(包括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详查局部情况。治疗时选择视轴部位,借助于瞄准光聚焦于膜性白内障表面,根据其性质、厚薄及致密程度,从小能量开始,逐渐递增,作穿凿性击射。当脚端开关触发后,立即在激光焦点处产生闪光,囊膜或纤维膜被击穿出现透明小孔,然后沿小孔边缘继续切割,逐渐扩大至满意的直径为止,孔径以不超过3~4mm为宜。术后常规皮质激素局部点眼,部分病例眼压升高者,需应用降眼压药物。
2 结果
本组51例51只眼全部获得成功。49例(96.1%)当日完成,2例(3.9%)1wk后扩大孔径完成。51例膜性白内障切除成功所需平均能量为116.2mJ,击射次数平均17.4次。51例中46例(90.2%)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5例(9.8%)视力未变(见表1)。术时膜性白内障碎片飘入前房2例(3.9%),飘浮在玻璃体中3例(5.9%),前房少量出血2例(3.9%),术后轻度虹膜炎6例(11.8%),人工晶状体点状损伤2例(3.9%),术后1h眼压高于2.793kPa的23例(45.1%)。术后均经局部点皮质激素类眼液、5g·L-1噻吗心安眼液和10g·L-1匹罗卡品眼液后恢复正常。随访1wk、1、3、6~12mo,无1例视力下降或打孔闭合,眼压均正常,未见发生角膜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的病例。
表1 激光手术前后视力变化
视力 |
术前 |
术后 |
例数 |
% |
例数 |
% |
光感~指数 |
20 |
39.2 |
2 |
3.9 |
0.02~0.08 |
17 |
33.3 |
3 |
5.9 |
0.1~0.4 |
11 |
21.6 |
23 |
45.1 |
0.5~0.9 |
3 |
5.9 |
14 |
27.5 |
1.0以上 |
0 |
0 |
9 |
17.6 |
3 讨论
文献报道,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0.5~5a内80%以上病例发生后囊膜混浊需作后囊膜切开[1]。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激光治疗膜性白内障,提高了治疗的可靠性、安全性,扩大适应症[2]。Stark等[3]收集4个厂家向美国FDA提出的有关YAG激光临床使用报告,分析表明,膜性白内障切开成功率为93%,视力增进率达84%.Terry等[4]报告47例49眼,视力提高1行以上者44眼,提高3行以上者33眼,提高6行以上者15眼。本文51例全部透切成功。51眼中46眼视力明显提高,5眼视力无改变,我们认为这与患者有其它影响视力的眼病有关,此5眼激光后检查眼底分别存在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病变。
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最突出的并发症是治疗后眼压升高,此为大多数文献所证实。Terry等[4]报告49眼中,28眼术后眼压超过2.793kPa,其中7眼超过5.453kPa。Chammel等[5]报告37眼中35眼眼压升高0.665kPa以上。本组51眼术后眼压增高0.665kPa者39眼(76.5%),其中超过1.33kPa者20眼,此结果与上述报告基本一致。关于术后眼压升高的机理可能为:(1)晶状体残余皮质或组织碎片堵塞滤帘,使房水流出率下降,引起急性眼压升高;(2)冲击波对小梁上皮细胞的损伤构成小梁水肿;(3)激光使前房前列腺素大量释放,前房内蛋白质渗出增加致使眼压暂时升高;(4)玻璃体前界膜损伤使液化玻璃体的一些低分子量成分进入前房造成堵塞以致房水流出率降低。本组病例经过及时治疗,眼压均在48h内恢复正常,无需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未发现由此引起的持久性视力损害。
另外,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其它并发症,诸如严重玻璃体疝、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进行性视野损害等,本组病例尚未遇到,但仍应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晓陵,何守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激光治疗.中华眼科杂志1991;27∶238-239.
2 李绍珍,毛文书.晶体病.见:毛文书主编.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1-102.
3 Stark WJ,Worthen D,Holladay JT,et al.Neodymium:YAG lasers:an FDA report.Ophthalmology 1985;92∶209-212.
4 Terry AC,Stark WJ,Maumenee AE,et al.Neodymium-YAG laser for posterior capsulotomy.Am J Ophthalmol 1983;96∶716-719.
5 Channell MM,Beckman H.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 after neodymium-YAG laser posterior capsulotomy.Arch Ophthalmol 1984;102∶1024-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