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3.1 血管瘤 血管瘤的发病率高达3%~8%[1],国内对此命名及分类尚无统一认识,李树玲[2]根据内皮细胞病理特征将其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微静脉瘤及动静脉血管瘤四类,其他还有草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蜘蛛样血管瘤等不同分法。由于传统分类方法混乱,给临床统计及治疗、研究带来诸多不便,Mulliken等[3]根据临床表现、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特征将其分为2大类:即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此分类方法比较科学,已得到大多学者认可。本组中毛细血管瘤、海绵状和混合型血管瘤均属真性血管瘤,系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特征[4],其海绵状血管瘤内相互吻合的血管众多,而且与全身血管间出入血管少而细小,血流缓慢,药物易在局部积聚,此乃平阳霉素治疗有特效的组织学基础。蔓状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瘤及后天获得性血管瘤等则属血管畸形,我们在临床上很少遇到,本组中2例毛细血管异常扩张所致的蜘蛛样血管痣,治疗效果也很好,可能与其面积较小有关,但据文献报道[5],由于畸形血管间沟通血管较多,注入药物很快便分布于全身,局部停留时间短,浓度极低,效果相对较差。
3.2 传统治疗 临床上传统疗法众多,究其分类又无非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2大类。眼部血管瘤,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解剖复杂性和功能的重要性,手术切除常导致面部畸形、功能障碍。激光和冷冻治疗,除了造成以上痛苦外,还常致出血、感染及瘢痕,瘤体较大者,甚至还需再经手术整形,更是难被接受。放射治疗虽然对其内皮细胞比较敏感,治疗效果良好,但邻靠眼球,易诱发癌症、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直接致盲而少有应用。我院40a来先后局部应用皮质醇激素、无水酒精、50g*kg-1鱼肝油酸钠等注射治疗了大量血管瘤(包括其他部位),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它们也有美中不足,如:皮质醇激素易致局部溃疡,加重感染及导致青光眼,鱼肝油酸钠注射后局部肿痛较重,其形成血栓可溶解再通而易复发等。
3.3 平阳霉素治疗 临床上用抗癌类药物治疗血管瘤最早始于60年代,Rush首先报道经动脉灌注氮芥治愈1例海绵状血管瘤,1986年Hurvitz等[6]又报道了2例血管瘤的环磷酰胺疗法,因其全身用药毒性大、疗程长而未得到推广。平阳霉素则不仅能迅速抑制并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瘤体消退,而且具有在瘤体组织中含量极高、易蓄积、局部作用强、全身及局部毒副作用极小等特点,从而作为新一代抗癌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管瘤、淋巴瘤、囊肿等治疗。国内于最近几年才开始局部使用治疗血管瘤[7]。我们使用的平阳霉素系天津市河北制药厂生产,由平阳链霉菌产生,其结构与国外博莱霉素A5相同,其作用机制[8]主要是它能与细胞内二价铁及DNA结合,促进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游离基再作用于DNA,抑制DNA合成并离断DNA键,干扰细胞分裂和增殖,导致细胞内皮水肿、变性、破碎、纤维化,管壁增厚;同时粘附血小板,形成微血栓、机化;并且管壁周围纤维样组织增生,共同作用而迅速闭锁管腔,瘤体消失。较其它治疗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效果确切。临床所见副作用主要是发热、胃肠道反应及局部刺激症状,程度轻,时间短,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其发生。因系局部和间歇使用,药量相对较小,从未发现有骨髓抑制和肺纤维化等现象。平阳霉素除了能抗癌外,还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有效地防治感染,安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 Bartoshesky LE.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of cutaneous hemangiomas.How effective?a report on 240 children.Clin Pediatr 1978;17∶625.
2 李树玲主编.李树玲论文集.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5∶8.
3 Mulliken JB,Glowacki J.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dothelial characteristics.Plast Reconstr Surg 1982;69∶412.
4 郑勤田,李恭才,顾建章,等.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0;11∶7.
5 寿柏泉,杨 震,孟昭业,等.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草霉状和混合性血管瘤225例的临床总结.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5;13(3)∶198-200.
6 Hurvitz CH,Alkalag LA,Sloninsky L,et al.Clinical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cyclophaspharnide therapy in lifethreatening vascular tumors.J Pediatr 1986;109∶290.
7 郑勤田.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中华外科杂志 1991;29(5)∶290.
8 Steighner RJ,Povirk LF.Bleomycin-induced DNA lesions at mutalional hot spots:Implications for the mechanism of double-strand cleavage.Proc Natl Aced Sci USA 1990;87∶8350.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