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6例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30 14:56:11 中华眼科在线

眼科研究 2000年第1期第18卷 临床经验

作者:许泽广 周瑞雅 王芹 王弘光 王超廷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眼病,为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本文通过对住院的PCACG206例病人临床观察,对其某些临床特点作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1993年10月至1997年9月青光眼住院病例456例,其中闭角型青光眼302例占66.2%,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96例144眼,PCACG 206例358眼,且PCACG早期62例占30.1%,中晚期108例占52.4%,绝对期36例占12.6%,误诊为开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及其他眼病12例,误诊率5.8%,治疗过程中行周边虹膜切除术104眼,小梁切除术196眼,保守治疗58眼。

  1.2 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PCACG早期病人36例36只眼与PAACG临床前期病人30例30眼进行术前暗俯试验3次对比,按试验前后眼压差≥8mmHg(1mmHg=0.133kPa)为阳性标准,试验从1.5h开始,阴性者,下次激发延长0.5h,并随机选择同期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的PCACG54例62眼与PAACG47例58眼进行1~4年随访观察,按照杨国华诊断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青光眼方法,并进行前房角镜检查随访,将两组术后发生慢性青光眼情况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暗俯试验对比情况见表1。PCACG组低于PAACG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暗俯 试验阳性率比较

 

PCACG

PAACG

激发时间(h) n=36 (%) n=30 (%)
 1.5 2 (5.6) 16 (53.3)
 2.0 3 (8.3) 8 (26.7) 
 2.5 6 (16.7) 1 (3.3)
 3.0 2 (5.6) 0 (0)
 总计 13 (36.1) 25 (83.3)

  P<0.0 5

  2.2 PCACG与PAACG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青光眼发生情况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青光眼发生率比较

分组 n 周切术后慢性青光眼 发生率(%)
PCACG 62 14 22.6
PAACG 58 3 5.2
总计 120 17 14.2

  P<0.05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本组资料表明,PCACG占住院青光眼患者的45.2%,与同期PAACG相比为2.15∶1。由于PCACG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隐匿,病人及医生都重视不够,易致误诊、漏诊而失去早期治疗时机,本文显示,其临床误诊率达5.8%,且有52.4%的病人已进展到中晚期,有17.5%的病人到了绝对期。因此,PCACG应作为临床防治青光眼的重点。

  3.2 PCACG与PAACG对比的启示 众所周知,暗俯试验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由于PCACG发病机制中除瞳孔阻滞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因此,其在PCACG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会有一定差异,本文显示,PCACG病人暗俯试验阳性率低,但随着激发试验时间的延长及反复激发,可提高其激发试验阳性率。这可能是因为,一是延长激发时间,可使强直的老年瞳孔得以散大而加重房角阻滞,其次是较长的低头俯卧增加了晶状体虹膜阻滞。因此对PCACG病人延长激发时间及反复激发,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有重要价值,同时辅助房角镜检查对区别开青、减少误诊也有一定意义。

  本文显示,PCACG早期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青光眼发生率达22.6%,明显高于PAACG组。其发生原因初步认为,首先,PCACG周切术后多数房角入口宽度无变化,术前多数房角已有散在点状粘连或伴有虹膜末卷上的肥大嵴突,术后仍以此点为“始发中心”呈匐行性房角关闭,造成术后慢性青光眼。其次,对周切术后的某些伴有青光眼持续症状者,多数病人长期接受缩瞳剂治疗,因该类药物易造成眼部充血和虹膜刺激反应,加重房角粘连而引起术后慢性青光眼,因此,应加强对PCACG病人术后的长期随访观察,如何采取可行性治疗措施,尚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收稿:1999-02-01

                                                                           修回:1999-09-28

  PCACG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会有一定差异,本文显示,PCACG病人暗俯试验阳性率低,但随着激发试验时间的延长及反复激发,可提高其激发试验阳性率。这可能是因为,一是延长激发时间,可使强直的老年瞳孔得以散大而加重房角阻滞,其次是较长的低头俯卧增加了晶状体虹膜阻滞。因此对PCACG病人延长激发时间及反复激发,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有重要价值,同时辅助房角镜检查对区别开青、减少误诊也有一定意义。

  本文显示,PCACG早期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慢性青光眼发生率达22.6%,明显高于PAACG组。其发生原因初步认为,首先,PCACG周切术后多数房角入口宽度无变化,术前多数房角已有散在点状粘连或伴有虹膜末卷上的肥大嵴突,术后仍以此点为“始发中心”呈匐行性房角关闭,造成术后慢性青光眼。其次,对周切术后的某些伴有青光眼持续症状者,多数病人长期接受缩瞳剂治疗,因该类药物易造成眼部充血和虹膜刺激反应,加重房角粘连而引起术后慢性青光眼,因此,应加强对PCACG病人术后的长期随访观察,如何采取可行性治疗措施,尚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收稿:1999-02-01

  修回:1999-09-28

(来源:眼科研究 2000年第1期第18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水明眸滋润心得

保你成为人气女王的8款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