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5期第35卷 病例报告
作者:徐大成 张仁虎 聂少文 蔺兴建
单位:徐大成、张仁虎 441800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神经科;聂少文 眼科;蔺兴建 CT室
枕叶脑梗塞致皮质盲临床少见,此类患者常首诊于眼科,为了及时准确诊断,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例1 女,41岁。因无明显诱因突感头痛,伴双眼视物模糊半个月,于1996年9月3日到我院就诊。有高血压病史13年。体检:血压165/105 mm Hg(1 mm Hg=0.133 kPa),余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裸眼视力1.0。眼压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视乳头边界清,黄斑反光点可见,视网膜动脉正常。头颅CT扫描示右顶枕叶脑梗塞。临床拟诊枕叶脑梗塞致皮质盲。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住院第33天,晨起后突然自觉视力锐减,再行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m手动,复查头颅CT片见左右枕叶均有低密度改变,诊断双枕叶梗塞致皮质盲。继续采用改善微循环治疗13天,视力无改善,带药出院。随访1年,双眼视力无明显恢复。
例2 女,62岁。因静坐后站立时突觉双眼失明2天,无头痛、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于1996年9月5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3年前曾突发失语、右侧肢体无力和右眼视物不清,在当地按“脑梗塞”治愈。体检:血压120/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言语尚清。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略偏左。左上、下肢轻瘫。眼部检查:双眼视力无光感。眼球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正常,调节反射存在。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正常,视网膜动脉反光稍增强,动静脉比例为2∶3,无交叉压迹,黄斑中心窝反光可见。CT扫描示右颞顶枕叶脑梗塞,左顶枕叶软化灶。诊断:多发性脑梗塞致皮质盲。经川芎嗪、胞二磷胆碱及B族维生素治疗16天,视力未恢复而出院。随访1年视力无改善。
例3 男,57岁。因午休起床时突然双目失明、言语不清1天,于1997年9月17日入院。有脑梗塞病史2年。体检:血压128/82 mm Hg(1 mm Hg=0.133 kPa)。应答反应迟钝。不全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稍浅。右下肢Babinski征阳性。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光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球运动及眼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黄斑反光点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头颅CT检查:左顶枕叶脑梗塞,右枕叶软化灶。诊断:多发性脑梗塞致皮质盲。经丹参、脑活素及B族维生素治疗32天,出院时双眼视力为眼前手动。随诊第8个月,患者因心肌梗塞死亡。
讨论 枕叶脑梗塞致皮质盲临床少见。其先决条件必须为双侧枕叶受累。因为一侧枕叶受损时,多表现为病变对侧的同向偏盲、视动性眼球震颤等,视力可不受影响[1]。此时易被患者甚至医务人员忽视而延误诊治。如双侧枕叶受损,可出现皮质盲及各种视觉失认症。本组3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⑴两侧枕叶为先后发生病变。例1在住院期间发生2次不同侧枕叶脑梗塞,后2例从头颅CT片上显示一侧为新鲜梗塞灶,另一侧为陈旧梗塞后的软化灶;⑵常合并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头晕、言语不清、轻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这是由于颅内病变范围广,波及颞顶叶所致。因此,对于枕叶梗塞所致的皮质盲,应该做仔细的神经系统体检及头颅CT扫描,以减少误诊;⑶3例随访结果提示,枕叶脑梗塞所致的皮质盲恢复不理想。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视觉中枢破坏后,继发性的外侧膝状体甚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神经元变性,导致视觉功能永久丧失。
本组3例均首诊于眼科,故眼科医生应充分掌握皮质盲的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及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全身体检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方思羽,阮旭中,主编.神经科急诊诊断治疗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07-214.
2 Weller RE,Kaas JH.Development changes in susceptibility to retinal ganglion cell loss after lesion of the visual cortex in primates and other animals.Visual neurosci,1989,3:327-331.
(收稿日期:1998-12-21 修稿日期:1999-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