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5卷 病例报告
作者:王炜
单位: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眼科
关键词: 黄斑/病理学;视网膜疾病/先天性;病例报告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74.1
患者男,20岁,因双眼自幼视力不良于1998年6月9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12,均不能矫正。双眼眼球运动无受限,有轻度外隐斜。双眼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见视盘呈竖椭圆形,边界清楚,颜色正常,黄斑部可见直径约3 PD的圆形缺损区,其内及边缘有大量色素堆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缺失,可透见少数纡曲的脉络膜大血管,缺损区表面视网膜血管行径正常,无间断(图1)。B型超声检查黄斑缺损区凹陷,巩膜向后膨出(图2),证实上述改变。注视点右眼为缺损区外下方正常视网膜,左眼为缺损区内下方正常视网膜。全身检查未见其它发育异常,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诊断:双眼先天性黄斑缺损(色素型)。
讨论 视网膜后极部在胚胎发育中分化最早,但黄斑部有其特点,其早期发育缓慢,在胚胎7~8个月时,才开始迅速成长,出现中心凹,但锥杆细胞发育仍不完全,在出生后3~4个月黄斑才发育完善而开始有视觉功能。在此整个过程中,可受到家族遗传或宫内发炎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黄斑部变异。本例患者眼底征象典型,符合先天性黄斑缺损的诊断[1]。家系调查未见其父母、兄弟、姐妹患有同样病变,且未见其他发育异常,可排除家族遗传史,并可与Sorsby综合征相鉴别[2]。本病眼底表现较接近色素型,但其缺损区明显凹陷,又类似无色素型,这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患者黄斑功能丧失,改用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建立新的注视点,其视敏度明显下降,故视力不良。
图1 黄斑缺损患眼彩色眼底像。黄斑部圆形缺损区内及边缘有色素堆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缺失,可透见少数纡曲的脉络膜大血管,缺损区表面视网膜血管行径正常,无间断 图2 图1患眼B型超声图像。黄斑缺损区凹陷,巩膜向后膨出(箭)
参考文献
1 王超廷,崔国义.眼科大词典.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2.
2 黄叔仁,主编.临床眼底病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26.
(收稿:1999-04-12 修回:1999-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