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眼部缺血综合征首先由Kearns于1963年报道,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2∶1,双眼发病者约占20%[4,5]。病因为颈动脉严重阻塞,如动脉粥样硬化,使供应眼部血管(眼动脉、睫状动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减少,造成组织慢性缺血继而发生新生血管。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过去史中往往有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史。症状以视力下降为主,多数逐渐发生并逐步加重。一时性黑矇为本病的一个特征,眼或眉部的钝痛或眼绞痛是另一突出症状[6]。OIS的FFA改变主要表现在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延长以及各种循环障碍引发的病理改变。近年来数码技术的应用大大方便了FFA前期循环障碍的观察,使造影前期的记录更为精确、详细、完整,影像更为清晰。由于眼部缺血综合征导致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缺氧损伤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消亡,从而FFA显示视网膜中、周部微血管瘤。眼部缺血综合征者FFA检查中可见到荧光素在动脉血管内行进的进行缘和造影后期血管壁出现染色。另外,黄斑水肿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眼部缺血综合征FFA检查中重要临床表现,而前者也是危及视功能的重要因素。 眼动脉是眼球血供的主要动脉,也是颈内动脉的第一分支,其血流受到颈内动脉和颈动脉的影响。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可造成眼动脉血流速降低,甚至可发生动脉返流[7,8]。本组41例患者经DSA和多普勒头颈部周围血管检查均证实有颈动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锁,且FFA检查全部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眼部缺血综合征通过FFA 检查客观地记录了视网膜血管灌注状态,反映了视网膜血管的灌注过程。在FFA造影过程中臂视网膜循环时间是视网膜循环的重要指征,视网膜血管充盈迟缓是灌注不良的主要表现[9]。另外,视网膜睫状动脉充盈时间早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约1~2s,视神经乳头及睫状动脉充盈不良则呈现充盈倒置现象,即OIS的最早表现之一,继而出现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血流呈节段状。本组中有8例患者的FFA检查早期出现睫状动脉充盈倒置,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动静脉充盈时间差延长。还有15例同时可见微血管瘤及造影后期血管壁荧光着染,血管周围无灌注区,部分末梢血管闭锁和异常血管吻合。9例重症患者中6例出现视网膜动脉变细,血流呈节段样改变,视盘强荧光。我们在临床中所遇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最长可达81s甚至视网膜动脉完全闭锁,严重的灌注迟缓可见血管缓慢逐渐地充盈常称之为动脉前锋,同时,臂视网膜循环缓慢充盈过程中动静脉充盈时间差远远超过了3s。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差的延长与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延长相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客观地反映了视网膜灌注不良,因此更具有临床意义。 视网膜动脉灌注不良还会导致视网膜静脉扩张及出现微血管瘤,后者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受损,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消亡,血管壁膨隆所致。严重的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由于视网膜循环障碍大约15%的患者有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在FFA后期黄斑区视网膜有轻重不同的染料聚集即“池样蓄积”,以致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应及早改善视网膜循环状态或不失时机地激光治疗以减轻由此产生的视力损害。OIS是由颈动脉阻塞或狭窄导致的眼的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眼的症状之一,严重者眼前、后节均可出现改变。其特征性的FFA改变不但对OIS的诊断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相应的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辅助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世辉.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眼部缺血性病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22224
2刘瑄,黎晓新.双侧眼部缺血综合征1例.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11
3王倩如,刘林芬,马景学,等.由颈内动脉供血不足致缺血性眼底病变.眼科研究1993;8:6567
4 Bennett LW. 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as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bilateral carotid occlusive disease. J Am Optom Assoc 1997;68:250260
5 Malhotra R, GregoryEvans K. Management of 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Br J Ophthalmol 2000;84:14281431
6王文吉.老年人的神经眼科疾患.眼科2007;16:428430
7张斌,马景学,张彤迪,等.眼球缺血综合征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5):524527
8李祯,柳林.缺血性眼部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261229
9张继濂,郭佳,梁晓颖.低灌注视网膜病变27例临床分析.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848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