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等因素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188例189眼的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视力与视网膜脱离眼的fERG和mfERG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影响RD眼fERG和mfERG的主要因素是脱离面积、黄斑脱离和视力。以|γ|>0.4,且P≤0.05判定为有相关性。脱离面积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波数和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fERG暗适应最大反应b波幅值(γ=0.704)。黄斑脱离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30Hz 闪烁光ERG幅值负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γ=0.584)。视力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子波数和幅值正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30Hz闪烁光ERG幅值(γ=0.597)。RD眼的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异常率为71.3%,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P1波幅值,异常率为85.3%。
结论:影响RD患者视网膜功能的重要因素是脱离面积和黄斑脱离情况。RD眼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mfERG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敏感性高于fERG。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诊断;视网膜电描记术;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率较高的视网膜疾病。有研究报道,RD早期即可发生视网膜全层的病理变化[1.2]。为了全面了解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影响脱离视网膜功能的因素,我们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视力与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脱离眼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ullfield electroretinogram,fERG)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各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以全面评价两者对RD的视网膜功能检测意义及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等因素对视网膜功能影响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410/20051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88例189眼。男93例,女95例;右眼92例,左眼95例,双眼1例。年龄13~75(30.5)岁。病程:3~365(20±5)d。视网膜脱离面积:1个象限以内62眼,1~2象限的77眼,2~3象限的41眼,3~4象限的9眼。有黄斑中心视网膜脱离的146眼,不伴有黄斑中心视网膜脱离的43眼。入院后行fERG检测87眼和mfERG检测102眼。
1.2方法 作用电极为Jet角膜接触镜电极,放于角膜中央,地电极和参考电极(AgAgcl盘状皮肤电极)分别置于前额正中和同侧外眦部。
1.2.1 fERG的检测方法 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port3.12系统,检测条件为国际标准化标准。刺激器为Ganzfeld全视野刺激器。被检测者用10g/L托品酰胺眼液充分散瞳,绝对暗室内暗适应30min,表面麻醉后小于1Lux红灯下安装电极,检测单次闪光暗适应最大反应ERG及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lentials, OPs),然后明适应10min,检测单次闪光明视ERG和30Hz闪烁光ERG。通频带:ERG 1~300Hz,OPs 100~500Hz。fERG选取最大反应和明视ERG a,b波时值(ms)和幅值(μV),30Hz闪烁光ERG幅值(μV),OPs子波数和总幅值(各子波幅值之和μV,图1)。
1.2.2 mfERG的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为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15系统,刺激器为ELSA彩色显示器(Sony),刺激屏为21英寸CRT显示屏。通频带1~100Hz,刺激野以黄斑为中心约30°视网膜,刺激图形为61个六边形在二进制伪随机m序列控制下黑白翻转,以中心图为固视点,眼与刺激屏间距离30cm,60°视角。被检测者于室内自然光线下适应20min,表面麻醉下安装电极,进行mfERG一阶反应检测。mfERG检测结果采用环形野和象限野平均曲线图表示。数值取mfERG环形野环1和象限野的P1波幅值密度(nV/deg2),P1、N1波幅值(μV)和潜伏期(ms)。mfERG环形野环1值代表黄斑中心视网膜功能,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代表脱离视网膜功能,如视网膜脱离面积大于1个象限者取P1波幅值密度最低的象限野的mfERG值(图2)。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中等级相关系数检验。γ>0.4,且P≤0.05判定为有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为统计需要对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数字转换,如无黄斑区中央视网膜脱离者为1,有黄斑区中央视网膜脱离者为2。
2结果
2.1 fERG各值相关分析 视网膜脱离的面积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波数和幅值负相关。黄斑中心区视网膜脱离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30Hz 闪烁光ERG幅值负相关。视力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子波数和幅值正相关(表1)。
2.2 mfERG各值相关分析 脱离面积与mfERG脱离网膜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波幅值负相关。黄斑脱离与RD眼mfERG环形野环1和脱离网膜象限野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与mfERG脱离网膜象限野的P1波幅值密度负相关。视力与RD眼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正相关(表2)。
2.3 fERG与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异常率比较 RD眼fERG异常率最高的指标是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异常率为71%,视网膜脱离象限m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P1波幅值,异常率为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7, P<0.05。
2.4 RD眼fERG与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呈熄灭形情况比较 RD 87眼fERG熄灭形者11眼占13%;脱离面积为3个象限者共8眼,其中2眼26%呈熄灭型;脱离面积4个象限者共4眼100%呈熄灭型。102只RD眼视网膜脱离象限mfERG波形消失者占6%。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