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胶)或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两种不同植入物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58例(84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NPTS联合SK胶植入术(36例,53眼),另一组行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22例,31眼)。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为(16.2±6.1)个月。SK胶植入组和羊膜植入组术前、术后末次复查时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两组间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6~18个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第24个月时SK胶植入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羊膜植入组(P<0.05)。SK胶植入组和羊膜植入组手术质量成功率分别为92.5%和90.3%(P>0.05),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75.5%和51.6%(P<0.05)。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术后前房丁达尔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29%,前房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6.1%,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PTS联合SK胶或羊膜两种不同植入物均可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并且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NPTS联合SK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高于羊膜。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 羊膜
开角型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经典的小梁切除术仍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主流术式。但小梁切除术易发生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诸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虹膜炎性后黏连、白内障加重、恶性青光眼等,因此,迫使人们寻求一种临床疗效好又安全的手术方式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近年来一种新型抗青光眼手术,即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胶原或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胶)植入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研究结果[1-6]显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的早、中期疗效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相当,其安全性高于小梁切除术。但上述植入物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手术的普及。近年来,随着羊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羊膜具有抗瘢痕增生、消除炎性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新生的作用[7]。因此,有些学者[8-9]认为羊膜可以替代SK胶,但是NPTS联合SK胶或羊膜两种不同植入物的远期临床疗效的差别尚少见报道。本研究采用NPTS联合SK胶或羊膜两种不同植入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旨在观察并比较NPTS联合两种不同植入物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NPTS联合SK胶或羊膜植入术的58例(84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性41例(54眼),女性17例(30眼);年龄13~72岁,平均为(38.83±16.74)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1例(52眼),青少年型青光眼15例(30眼),Sturge-Weber综合征1例(1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1眼)。
1.2 研究对象分组 SK胶植入术组:36例(53眼),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7.34±16.65)岁。羊膜植入术组:22例(31眼),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0.32±16.83)岁。
1.3 术前眼部检查 远视力(采用国际标准E视力表,长沙市医药器材公司生产)、 近视力检查。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及晶状体。采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并记录杯盘比值(C/D比值)。采用瑞士R-900型Goldma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Ocular间接房角镜(美国Ocular公司),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房角,根据Scheie分级法[10]将静态检查下见到的房角结构分为宽角、窄I~IV房角。
1.4 植入材料 采用法国Corneal公司生产的梯形SK 胶,胶底边3.0 mm,顶边0.5 mm,高4.5 mm,厚500 ?滋m。羊膜是我科自行制备的保存羊膜,保存期为3~4个月,取材前抽血行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结果示阴性,取材后行常规细菌培养无菌生长。
1.5 手术方法 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6 mm×5.5 mm、1/3~1/4厚度的舌形浅层巩膜瓣,向前剥入透明角膜内约1~1.5 mm。在深层巩膜床上做4 mm×4 mm舌形深层巩膜瓣,达2/3巩膜厚度。在深层巩膜瓣上、下及结膜瓣下置丝裂霉素C棉片(0.2~0.4 mg/ml)2~5 min,然后用平衡盐液彻底冲洗干净。打开Schlemm管外壁组织后即可见房水渗出,切除该深层巩膜—角膜瓣组织,形成一巩膜池(减压室)。用撕囊镊撕除残存的Schlemm管外壁及内壁和邻管组织。将SK 胶或双层羊膜植入物置于巩膜床上,底边放置在Schlemm管基底部。用10-0尼龙线缝合浅层巩膜瓣顶端2针,8-0线尼龙线连续缝合结膜瓣。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和地塞米松2.5 mg。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执行。1.6 术后用药 所有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局部用典必舒和普南扑灵滴眼液(4~6次/d),连续用3~4周。术后长期口服美尔瑞、弥可保及维生素B1。
1.7 术后检查及随访 分别于术后第1周、第14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第24个月定期检查视力、眼前节、滤过泡、眼压、眼底,方法同术前。
1.8 滤过泡的分类标准 按Kronfeld法[10]分为4型:I型(微小囊状型)、II型(弥漫扁平型)、III型(瘢痕型)和IV型(包囊型)。I、II型为功能性滤过泡,III、IV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
1.9 手术成功标准[11] ?譹?訛手术完全成功:术后不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为6~21 mmHg。?譺?訛手术质量成功:术后局部不用或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为6~21 mmHg。?譻?訛失败:术后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仍>21 mmHg。
1.1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 ?字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ɑ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术后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6.2±6.1)个月。对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术前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两组除性别外,年龄、眼别、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术前C/D比值、视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两种术式手术前后视力的比较 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以末次复查时所测得的视力分别和术前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U值=0.081、0.165,P=0.936、0.869);同时两组间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U值=-0.421、-0.368,P=0.674、0.713),见表1。
2.3 两种术式手术前后眼压的比较 所有患者术后第6个月时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术后第12个月时,SK胶植入术组93.6%(44/47)的患者眼压≤21 mmHg,羊膜植入术组为89.7%(26/29)。SK胶植入术组与羊膜植入术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的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4个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SK胶组平均眼压低于羊膜组(见表2)。
2.4 两种术式手术前后滤过泡的比较 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术后第12个月时SK胶植入术组44眼(93.6%)有I型或II型功能性滤过泡,其中30眼(68.2%)眼压正常,14眼(31.8%)用药后眼压正常;羊膜植入术组26眼(89.7%)有I型或II型功能性滤过泡,其中16眼(61.5%)眼压正常,10眼(38.5%)用药后眼压正常。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 ?字2=0.151、0.387、1.922,P=0.698、0.534、0.166),见表3。
2.5 两种术式手术成功率的比较 两组术后完全成功率分别为75.5%和51.6%,SK胶植入术组完全成功率高于羊膜组,差异有显著性( ?字2=5.010,P<0.05);质量成功率分别为92.5%和90.3%,差异无显著性( ?字2=0.116,P>0.05)。
2.6 并发症 SK胶植入术组和羊膜植入术组术后前房丁达尔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29%,前房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6.1%,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9%,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眼压性黄斑病变主要发生在眼压低于5 mmHg时,患者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视网膜放射状纹状水肿,均随着眼压的回升而致视力恢复,水肿消失。两组术后均无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