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 1555 AB0953
症状性马蹄形裂孔激光治疗的时机及技术
郭浩轶 郭希让 董应丽 田清芬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450003
目的:马蹄形裂孔系视网膜玻璃体发生粘连,当玻璃体后脱离时,牵引而形成的视网膜撕裂,为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症状性马蹄形裂孔行激光治疗的时机及技术。
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1组,主诉有眼前黑影飘动或有闪光感,经裂隙灯三面镜检查,确诊为症状性马蹄形裂孔而无视网膜脱离者,共70例(70只眼)行施激光光凝封闭裂孔,经1∼6个月随访观察的结果;并对近期发生裂孔(病程<1周)的病例以不同时段,不同激光治疗方式所获的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
结果:1.激光光凝的70例中有12例(17.14%)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其中8例在激光治疗后的2~5天发生(66.7%),最长为42天;2.预防性光凝失败的病例中,9例为病程<1周,1例病程为3周,其余均为3~6周; 3.近期发生的裂孔36例中,21例立即行常规激光治疗(一次性密集包绕式光凝),有8例发生视网膜脱离(38.1%),延期做激光治疗,采用分期式半环绕15例,仅有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6.67%)。
结论:根据以上结果,我们体会是:1. 激光治疗的预防效果与裂孔发生病程阶段相关,初发裂孔近期不宜做激光光凝。近期形成的裂孔(病程<1周)由于裂孔部位多有水肿及渗出,局部耐受性差,激光光凝会加重损伤; 2.激光治疗的适宜时间应是裂孔形成的1~6周,近期形成的裂孔尚在自行修复阶段,相对的安静及保守治疗,会促使视网膜恢复,增强对激光的耐受性,适当延时做激光光凝有利于裂孔牢固封闭;3.激光光凝应选用适中强度的参数,分期半环绕式光凝优于一次性密集全环绕式光凝。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