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学术论文汇编 → 2006第十一届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摘要)

http://www.cnophol.com 2009-3-24 11:23:51 中华眼科在线

  白内障             3503                                      AB0228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范钦华  杨建东  张志强  刘宇  陈倩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眼科(210002)

  目的: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的普及与水平的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已逐步应用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本文对34例(36只眼)在我院接受三联手术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效果。

  方法:年龄28~85岁,平均(67.11±14.38)岁。男16例,女20例;晶状体核硬度:Ⅱ级6只眼,Ⅲ级20只眼,Ⅳ级10只眼;青光眼类型:原发性急性闭角青光眼14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青光眼17只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4只眼,继发性青光眼1只眼。手术步骤:做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碎核,吸尽残余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硬质或折叠晶状体)。前房内注入卡米可林缩瞳,在粘弹剂保护下用显微小梁咬切器咬除小梁组织2×1.5mm,剪除根部虹膜,BSS置换粘弹剂,巩膜外切口“∞”字缝合1针,球结膜瓣缝合1针。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水肿及葡萄膜反应。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个月≥0.5者24只眼(66.7%),0.2~0.4者9只眼(25.0%),<0.1者3只眼(8.3%)。术后眼压14.57~24.38mmHg平均眼压(19.34±3.48)mmHg,与术前(36.14mmHg)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5.41,P<0.005),其中≤15mmHg者8例(22.2%),16~21mmHg者22例(61.1%),≥22mmHg(最高24.38mmHg)者6例(16.7%)。并发症,术后轻度角膜水肿10只眼(27.8%),中度5只眼(13.9%),一般3~5d恢复,重度角膜水肿仅3只眼(8.3%)。经治疗术后10d左右恢复,无角膜失代偿。术后有14只眼(38.9%)轻度房水混浊。5只眼(13.9%)中度混浊,前房纤维素性渗出8只眼(22.2%)。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因切口小、血一房水屏障破坏轻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理想术式。该手术采用巩膜隧道自闭式切口,术中对眼压影响小,整个手术过程不会出现零眼压状态。术后切口闭合好,故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浅前房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巩膜外切口远离角膜缘,滤过泡偏后,不易发生破裂,减少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

  手术要点:(1)术前采取一切有力措施降低眼压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但对有些患者即使用最大量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此时也要及时手术,避免长时间高眼压对视神经的威胁;(2)术前3天停用缩瞳剂,以减少术后葡萄膜反应;(3)巩膜内切口的位置必须准确,确保小梁切除的位置正确;(4)小梁及虹膜切除等操作都必须在粘弹剂保护下进行;(5)术中尽量避免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以免由于玻璃体脱出阻塞滤过道。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来源:中华眼科在线)(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2006,第十一届眼科学术大会,眼科学术论文,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秘黑线条如何打造

    美目妙计 绽放“睛”彩

    让眼睛即刻清亮的秘密

    时髦烟熏妆的新画法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