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结膜及泪器病 232 AB0294
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
王炳亮 裴森 韩宝军 姬亚洲 张承立
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 4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方法 对我院2000年9月~2006年3月经实验室10%KOH湿片法查到菌丝,并进一步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28 C培养2~20天,根据菌落性状、颜色,将菌株转种于鉴定培养基(玻片培养法)培养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204例(204眼),分别对其致病菌种,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外伤史以及发病季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 涂片和培养一致率为81.8%,培养结果占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镰刀菌(67.7%)、链互隔菌(16.15%)、曲霉菌(6.83%)。年龄在4~82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其中30~60岁者约占75.1%。男性患者约占63.71%。职业分布上农民患者占绝大多数。发病前有外伤史者占37.89%。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有着明显的季节特点,秋季发病率最高(54.4%),依次为冬季(20.1%),春季(13.2%)和夏季(12.3%)。
结论 10%KOH湿片法检查,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简易、快捷、可靠的诊断方法。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致病菌以镰刀菌为主,危害严重,且治疗较为棘手。加强劳动生产防护,提高基层医生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认知度,普及开展真菌的实验室诊断,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有效保护劳动生产力,改善生存质量,是我们眼科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