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影像学技术在眼前节相关生物学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9-4-15 14:05:53 中华眼科在线

  2各项影像技术眼前节生物学数据测量应用及比较

  2.1角膜厚度

  角膜厚度是眼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基础数据之一,此外中央角膜厚度(CCT)被证实会影响Goldman压平眼压计等设备测量眼压的结果,同时CCT也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展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6,17] 。目前临床上常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是测量角膜厚度的公认金标准,可提供关于角膜厚度的取样点的数据。此外Orbscan、Pentacm、OCT、UBM等均可提供角膜厚度的测量值。ODonnell等[18]研究发现Pentacam CCT测量值(528μm)略薄于超声角膜测厚仪(534μm)二者相关系数为0.96,可重复性则不如后者。Fishman等[19]认为OCT是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准确可重复性高的非接触性技术,Wong等[20]认为OCT与超声测厚仪在中央角膜厚度测量中有明显的相关性,Li 等[21]在42例近视眼患者角膜测厚中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0.97且OCT(546.3μm)小于角膜测厚仪(553.3μm, P<0.01)此外OCT也显示了较好测量结果可重复性。虽然Pierro等[22]研究发现UBM可精确测量角膜厚度,UBM和超声测厚仪角膜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达0.859,尽管UBM的角膜测量值在相同检查者之间可重复,但在不同的检查者之间可重复性则很差,除检查过程出现的差异外,不同观察者由于选取测量参考点不同同样会出现角膜测量值的差异[3,4]。最近Haitao的研究表明即使采用同样的OCT技术的slitlamp OCT同VisanteOCT之间在CCT虽然均显示较好重复性但二者测量值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并提请临床医生加以留意[23]。Patel等利用Tandem共焦显微镜测量了69例正常人的中央角膜厚度(565.8μm)和周边角膜厚度(645.3μm),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4],但也指出共焦显微镜在测量周边角膜厚度时需患者充分配合、并且耗费时间长、方便性差,国内罗丽辉等[24]研究表明共焦显微镜测量中央角膜厚度(565μm)与OrbscanⅡ(568μ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

  角膜曲率及其形态的测量和分析在角膜屈光手术、接触镜验配、圆锥角膜的诊断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往应用Placido盘、角膜曲率计,角膜镜、干涉光角膜摄影以及基于placido 盘原理的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仪检查,均不能提供整个角膜形态数据,Orbscan系统则可以了解整个角膜前后表面形态数据,极大地扩展了对角膜形态的认识, 依据获取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计算出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Moura等[25]通过比较3种不同曲率计,发现自动式角膜曲率计与Orbscan系统角膜曲率测量值之间无差异, Kojetinsky等比较基于Placido原理的角膜地形图仪和Pentacam测量正常和病理角膜的垂直和水平曲率,发现Pentacam测量值偏低。Ambrosio等[26]使用Pentacam比较正常角膜同圆锥角膜来帮助确定圆锥角膜的诊断标准,Dubbelman等[27]通过Pentacam检查113眼后发现角膜后表面曲率不能反映角膜前表面的散光,角膜前表面平均非球面是0.87, 在以往的报道范围内,并证实后表面非球面性每年变化0.0006D (角膜曲率值)且垂直大于水平的改变。Touzean等[28]对不同屈光状态的人群进行Orbscan检查发现除角膜外,眼球各部分生物学指标均与屈光状态显著相关。Auffarth等[29]利用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对38例圆锥角膜患者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分析圆锥角膜的形态及检测早期圆锥角膜地形图细微改变方面,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从而有助于圆锥角膜的早期发现以及提高病变的接触镜及手术治疗效果[30]。

  2.3前房深度

  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istance, ACD)的定量测量常用于白内障、青光眼患者术前的手术方案设计, 也是有晶状体眼前房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术式的术前检查一项重要的参数。在目前临床中ACD的测量是主要通过A超和IOL Master。但目前临床上所有眼前节图像设备均可用来测量ACD, Meinhardt等[31]通过比较Pentacm、IOLMaster、AC Master发现Pentacm测量值最大(3.915mm),AC Master(3.802mm)次之,IOL Master(3.63mm)最小。Pentacam显示在相同观察者之间的可重复性好于IOL Master、AC Master。Reddy等[32]研究发现OrbscanⅡ(3.32mm)同IOL Master(3.33mm)非常相近,而同时使用非浸润超声(2.87mm)远小于前二者,我们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手持超声探头所造成的。在Dada等[33]的报道中ASOCT(2.85mm)同UBM(2.78mm)相比较差异很小(r=0.97;P<0.01)。在前节OCT测量ACD的研究中,Goldsmith等[10]发现除了高分辨率外,前节OCT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对同一部位不同扫描图像无差异,由不同评估者造成的差异仅为2.01%,而UBM应用于ACD的测量中仍然表现出由于检查者不同而出现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3,4,34,35]。

  2.4房角参数

  房角参数是青光眼患者诊断及治疗后随访必不可少的检查,前房角镜检查被认为是评估房角金标准,但据此判断房角的宽窄程度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受检查者经验的限制,是一种半定量检查。虽然目前大多数前节成像设备均可以提供定量的房角评估,但只有OCT和UBM可直接显示房角结构,进行生物学测量。Pentacam和Orbscan由于不能直接显示房角的结构,仅可提供房角的估计值,Allouch等[36]的研究表明Orbscan取得的房角结构的参数有很好的可重复性,研究表明其同临床参数有很显著的相关性。Muller等[37]的研究显示ASOCT测量的前房角在不同检查者(相关系数0.94)和相同检查者的不同次检查中(相关系数0.96)有很好的可重复性,Radhakrishnan等[38]通过测量与受虹膜表面弯曲度影响小的小梁虹膜面积,表明测量值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虽然前节OCT和UBM可直接显示房角结构,并可提供窄房角的有区别的探测值[10],有研究表明通过UBM测量得出的一部分房角参数,如房角开放距离等在不同检查者之间及相同检查者的不同次检查之间的变化较大[3,4] 这主要是由于巩膜突的准确定位困难导致,以巩膜突为基准测量值变化较大,此外UBM要求体位配合及耦合剂接触眼表均会对眼部结构和房角产生潜在的影响[39]。常用的前房角参数有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空间面积、小梁虹膜接触长度、前房角角度等。所测量前房角参数可用来评价前房结构及作为闭角型青光眼的筛选标准,其UBM测量结果和前房角镜的分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或相关性[5]。

  2.5其他参数

  OCT可对不同屈光度、年龄和调节状态下眼前节的生物结构如瞳孔大小、晶状体的前凸度和曲率半径进行动态研究,有助于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手术的设计和术后观察[40],MorenoMontanes等[41]用OCT对66只患后发性白内障的眼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后囊膜厚度等参数的测量,发现OCT可以定量并区分不同类别的后发性白内障。Cosar等[42]学者利用Orbscan系统对688例受试对象进行研究发现:眼前节各结构, 如角膜横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瞳孔大小,彼此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而且因年龄、性别、虹膜颜色及屈光状态的不同上述各参数均呈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此外Touzean等[28]对不同屈光状态的人群进行Orbscan检测发现,除角膜以外, 眼球各部分的生物学指标均与屈光状态显著相关, 其中以眼轴长度最为显著。Pentacam的蓝光照明,可显示角膜和晶状体的密度,用于判断晶状体混浊程度,进行白内障分期[43]。UBM不仅可具体描述出囊肿的位置,还可以准确测量出其大小,判断囊液的性质以及估计囊液的多少,UBM在这些方面对睫状体囊肿的诊断价值均是以往的检查手段无法取代的[44]。
   
  总之,同以往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相比,这些影像学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方便性,提高了眼前节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目前在临床上这些技术也获得了较好的应用。但这些设备的昂贵的价格以及部分设备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希望以后能有更廉价、操作更简单的技术设备能投入到临床,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感受到医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Wegener A, Laser H. Image analysis and Sheimpflug photography of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a review. Klin Monatsbl Augenheilkd2001;218(2):6777

  2 Kashiwagi K, Kashiwagi F, Toda Y, et al. A newly developed 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alysis system: principle,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Br J Ophthalmol2004;88(8):10301035

  3 Urbak S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Acta Ophthalmol Scand1998;76(4):447455

  4 Urbak SF, Pedersen JK, Thorsen TT.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I. Intraobserver and inter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of measurements. Acta
Ophthalmol Scand1998;76(5):546549

  5 Urbak SF.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II. Accuracy and agreement of measurements. Acta Ophthalmol Scand1999;77(3):293297

  6 Izatt JA, Hee MR, Swanson EA, et al. Micrometerscale resolution imaging of the anterior eye in vivo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rch Ophthalmol1994;112(12):15841589

  7 Hirano K, Ito Y, Suzuki T,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the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rnea. Cornea2001;20(3):281289

  8 Baikoff G, Lutun E, Ferraz C, et al. [Analysis of the eyes anterior segment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atic and dynamic study].
J Fr Ophthalmol2005;28(4):343352

  9 Hoerauf H, Scholz C, Koch P, et al. Transscler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 new imaging method for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Arch Ophthalmol2002;120(6):816819

  10 Goldsmith JA, Li Y, Chalita MR, et al. Anterior chamber width measurement by highspee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phthalmology
2005;112(2):238244

  11 Reiser BJ, Ignacio TS, Wang Y, et al. In vitro measurement of rabbit corneal epithelial thickness using 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Vet Ophthalmol2005;8(2):8588

  12 Wirbelauer C, Scholz C, Haberle H, et al. Corne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 for recurrent epithelial erosions(2).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2;28(9):16291635

  13 Liu Z, Huang AJ, Pflugfelder SC. Evaluation of corneal thickness and topography in normal eyes using the Orbscan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 Br J Ophthalmol1999;83(7):774778

  14 Cavanagh HD, Petroll WM, Alizadeh H, et al.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use of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corneal disease. Ophthalmology1993;100(10):14441454

  15 Bohnke M, Masters BR. Confocal microscopy of the cornea. Prog Retin Eye Res1999;18(5):553628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测量)的信息
      热门图文

    增加眼睛明亮度的八个

    张梓琳全新清新性感熟

    春季干性敏感肌养护高

    击破黑眼圈和干纹4大法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