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调查分析,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强调糖尿病患者眼底常规检查的重要性,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方法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418例,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彩色眼底照相,视野。结果 418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64例(39.2%)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148例为单纯型,16例为增殖型。结论 (1)糖网的发生与病程长短、血糖的高低、治疗及时与否有关。(2)对糖尿病病程长及年龄大以及血糖持续高水平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眼科,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长期观察。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3)减少糖尿病性盲的关键是积极防治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病率 调查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致盲性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观察了4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提高对糖网的诊断水平,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糖网的发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18例,男232例,女186例,年龄40~82岁,病程1~5年181例,6~10年124例,11~15年64例,16~20年36例,21~25年8例,30年以上5例。
1.2方法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彩色眼底照相及视野。根据瞳孔情况,决定是否散瞳。应用彩色眼底照相机照相,能够更早的发现眼底病变,提高了对糖网的诊断率。视野检查根据患者年龄及是否能配合来决定。因资料不全本文不做总结分析。
2结果
2.1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根据检查结果按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通过的DR(糖网)分期标准进行分期。418例糖尿病中发生糖网共164例(39.3%),其中148例为单纯型,16例为增殖型。
2.2糖网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年龄的关系年龄越大糖网的发病率相对越高,70岁以上糖网的发病率为58.9%。但是也有少数中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持续升高,不注意饮食控制和正规治疗糖尿病而较早地出现眼底改变。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糖网发生的结果(略)
2.3糖网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关系糖网的发生与病程有直接的关系。病程越长,糖网的发病率越高。见表2。
表2糖网与病程的关系(略)
2.4糖网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关系糖网的发生与血糖的高低有直接关系。血糖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糖网的机会就越多,控制好血糖很重要。以空腹血糖做统计标准。见表3。
表3血糖高、低对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略)
表4164例(32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略)
2.5糖网对视力的影响眼底出血侵犯到黄斑部或眼底大出血对视力影响较大,严重者造成玻璃体积血。尤其是糖网发展到增殖期,视功能的损害更加明显,以至失明。现对164例糖网的视力进行分析,视力5.0者大部分为糖网1期,仅有少许血管瘤和少量出血,黄斑部正常。统计包括矫正视力。见表4。
3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病程、血糖的高低、治疗及时与否有关。本文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发生糖网为39.2%。病程10年之内的发病率为32.5%,病程20年之内的发病率为57.0%,病程30年的发病率为61.5%。从对418例糖尿病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的患者病程虽不长就发生了糖网考虑可能的原因是: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有的患糖尿病多年未做眼科检查,在查体或因其他原因住院检查时才发现眼底已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部分患者,糖尿病症状不明显,直到眼睛视力下降,在眼科就诊时才发现已有糖网发生;还有的患糖尿病时间不长但血糖较高,较早的出现眼底改变;另有部分患者,患糖尿病时间较长,血糖控制较好,眼底检查正常或仅有1~2个血管瘤或几小片出血,说明只要认真控制好血糖,去除危险因素,经常做眼科检查,就能减少糖网的发生。控制好血糖是预防糖网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病程的延长糖网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所以,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定期做眼科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长期观察。尤其对病程叙述不清,血糖持续高水平的患者,更应做详细的眼科检查,以减少糖网的发生。高血糖不仅引起视网膜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收缩力降低,血管自主调节能力受损,因而导致了典型的血管阻塞、出血、硬性渗出、组织缺血和新生血管[1]造成视功能下降以至不可逆性盲。
目前对糖网的治疗:(1)控制血糖,这是防治糖网的关键。(2)去除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3)长期观察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对严重的糖网治疗主要是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能保存部分视功能,但视力丧失的危险性仍存在,所以预防糖网性盲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做到早期发现糖网对预防糖网性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志洪,颜海平,纪泽江.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广东医学,2004,25(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