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VEP鉴定伪盲眼的临床法医学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9-6-18 10:09:37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胡俊,彭新,张泽润,蒋祁,李中伟,张玲莉   

  作者单位:(430030)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410100)中国湖南省长沙县刑侦大队;(415000)中国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摘要】目的:探讨VEP技术在鉴别伪盲、评价伪盲眼实际视力水平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5例眼外伤后单眼盲或单眼低视力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65只伤眼作为实验组,65只健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VEP检查。在VEP检查时,受检眼依次接受视角为30′、22′、11′、5′、3′的视觉刺激。

  结果:患眼主观视力与VEP视力不相符者48人,伪盲检出率为73.8%;对照组健眼VEP视力与主观视力符合率可达90.8%。

  结论:VEP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受检眼的实际视力水平,并可为鉴别伪盲的法医学应用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伪盲 VEP视力 法医学鉴定

  Clinical forensic investigation of VEP in identifying simulated blindness

  Jun Hu,Xin Peng,ZeRun Zhang,Qi Jiang,ZhongWei Li,LingLi Zhang

  Faculty of Forensic Medicin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Hubei Province, China;Criminal Investigation Quiver, Changsha Police Bureau, Changsha 410100, Hunan Province, China;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tachment, Changde Police Bureau, Changde 415000, Hu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AIM: To approach the value of VEP technology to identify simulated blindness and to evaluate their veridical visual acuity. 

  METHODS: We chose 65 patients with luscitas or ocellanae low vision as subjects in this experiment. Sixtyfive injury eyes we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5 healthy eyes in control group. All eyes were examined by VEP with visual stimulus of the visual angel of 30', 22', 11', 5', 3'.

  RESULTS: There were 48 eyes which subjective visual acuity could not match with their VEP visual acuit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simulated blindness was 73.8%. The coincidence was 90.8% between subjective and VEP visual acu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VEP technology can estimate visual acuity of examined eyes correctly. It can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 to identify simulated blindness.

  KEYWORDS: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simulated blindness; VEP visual acuity;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0引言
   
  伪盲又称诈盲,是指视力实际无障碍而伪装视力障碍,或有轻度障碍而故意夸大视力障碍程度[1]。眼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因其损伤程度、伤残程度及后期医疗费用等与被鉴定人利益密切相关,在采用视力表等常规物理学检查方法时发现,被鉴定人大多不能积极配合甚至故意夸大视力下降的程度,因此伪盲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较为常见。本实验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对65例单眼盲或单眼低视力患者进行检查,以评价VEP在鉴别伪盲方面的应用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701/200805期间在我系行法医学活体鉴定的单眼损伤患者65例,受检者均诉伤眼盲或明显低视力。将65例受检者的65只伤眼作为实验组,65例同一个体的健侧眼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VEP检查设备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诱发电位仪。电极选用银质盘状电极,依据国际脑电图学会推荐的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参考电极置于前额中部额极点(FPz点),记录电极置于中线枕外隆突上2cm处,接地电极置于颅顶中央中点(Cz点)。电极阻抗控制在5kΩ以内。检查时受检者取坐位,以眼罩遮蔽未受检眼,在电屏蔽室内进行。采用黑白棋盘格翻转视觉刺激器,频率为1.8次/min,刺激视角分别为30′、22′、11′、5′、3′。记录受检眼每一刺激视角下所得P100波幅和潜伏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VEP检查,对每一受检眼依次在30′、22′、11′、5′、3′的视角下进行刺激,若能够引出VEP波形,则记录该波形的P100波幅和潜伏期。统计每一刺激视角下能引出波形的眼数,并计算P100平均波幅和平均潜伏期。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EP检查结果比较(略)

  表2  在各视力区间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符合情况(略)

  注:“”表示不能得到有效数据

  2结果

  2.1一般资料  65名被检者年龄在18~63岁之间,平均为42.4岁。男52例52眼,其中左31眼,右21眼;女13例13眼,其中左8眼,右5眼。

  2.2 VEP检测结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每一视角下所得P100平均波幅和平均潜伏期行配对t检验发现:每一视角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波幅近似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均潜伏期比较,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延长,在大视角下延长更为明显,但统计学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2.3视力表视力与VEP视力的对应关系及对比  根据不同视力对应不同大小视角,按视力表视力原理,即视力=1/(物体大小·视距),计算各刺激视角下理论视力大小,通过该方法推算出来的视力值我们称之为VEP视力。同时参考周鑫[2]等研究结果,客观视力与视角的对应关系为:30′~0.1;15′~0.2;11′~0.3;5′~0.6;3′~1.0。若受检眼在30′刺激视角下无法引出波形,则认为其VEP视力<0.1;若受检眼在30′视角下出现波形,而在15’视角下无法引出波形,则认为其VEP视力在0.1~0.2之间,依次类推。
   
  根据上述视角视力对应关系,结合上面所得结果发现,实验组患眼视力表视力与VEP视力不相符者48眼,该差异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VEP视力均高于视力表视力,因此患眼伪盲率为73.8%;对照组健眼视力表视力与VEP视力不相符者6眼,该差异经卡方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VEP能够客观反映健眼实际视力水平,符合率可达90.8%,VEP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验组和对照组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在各视力区间的符合情况(表2)。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视觉诱发电位,伪盲,VEP视力,法医学鉴定)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祛除鱼尾纹so easy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